2022年9月25日 星期日

德國蘭克與實證史學

實證史學是十九世紀中期至二十世紀初期西方史學的主流。受實證主義哲學 (以孔德為代表,主張以自然科學方法研究人事現象,利用科學方法精確而客觀地鑑定及描述社會現象,繼而找出人事現象的因果規律) 啟發,有史家極力將史學發展成一門科學,故此特別重視科學方法、客觀敍事、史料搜集和考證。

蘭克 (Leopold von Ranke,1795 – 1886) 是十九世紀德國最重要的歷史學家之一,被譽為「近代史學之父」。他主張治史的目的是要弄清事實,恢復歷史本來面目。所以,他特別強調客觀搜集和研讀史料,用嚴密的考證,如實呈現歷史的原貌,其史學方法又被稱為「蘭克史學」。

蘭克認為,歷史著述必須擺脫先入為主的觀念和價值判斷,以客觀的態度去撰寫「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只有在嚴格的學術基礎上,信史才得以建立,信史又稱「科學的歷史」。他因此重視有系統的史料的蒐集,以及對史料詳加考訂、整理,其最終目的則是要將歷史學提升至等同科學的地位,令歷史學有著科學的嚴格和可信。

蘭克寫書,初時使用已出版的資料,後來轉為使用檔案等原始史料,曾發「資料無限而人生苦短」的感嘆。由於他強調寫史必須先經過嚴格批判和考訂史料,後人往往以為他主張「史學即史料學」,將歷史學化約成史料整理,但實情是,此乃對蘭克史學的誤解。蘭克重視史料,只是要避免有主觀偏見摻雜其中,他不是要人撰寫歷史時完全不加裁斷與解釋。在《拉丁與條頓民族史》的序言中,他說:「歷史要寫得像過去發生之事一樣真實。」這是蘭克重視史料的真正原因。

在《羅馬和日耳曼人的歷史》中,蘭克對時人錯誤運用史料不以為然,直斥其非。由於弟子眾多,執教於各大學歷史系,實證史學蔚然成風。歷史不是由形上力量控制,無異於自然現象,是可以進行科學分析的,此乃一極先進、極突破的觀念。實證史學未幾在法國開枝散葉,力圖建立科學的史學體系,反對神學史觀。

不過,進入二十世紀初,實證史學受到社會學、哲學兩方面的猛烈批評。簡單歸納,實證史學的問題如下:

a. 要完全做到客觀敍事,在實踐上是不可能的,因為文字材料由人記下,記載時已帶有當事人的標準和好惡。面對矛盾的史料,史家又須作出他的選擇,主觀在所難免,不能將主觀價值和科學精神徹底分開。

b. 強調史料齊全和完整無缺,將使歷史學變成史料學,資料匯編「偽裝」為歷史。

c. 隨著史料有新發現,史料定義亦會擴大,史家根本難以掌握全部史料;

d. 使歷史研究「微觀化」、專題研究化,題目越小,就越容易掌握全部材料,但歷史也失去其整體性,變得支離破碎;

e. 文字史料大多記載政治變遷、戰爭過程和外交成敗等,所記的多是國王、大臣、將領等大人物,依靠這些史料所寫出的,主要是軍事史、政治史、外交史和大人物傳記,社會史及經濟史領域被忽略,帶來史學研究的局限。

實證史學的出現,使西方歷史學脫離文學、哲學、神學而獨立,趨向成熟,克羅齊指出:「幸虧有了實證主義,歷史著作才變得不那麼幼稚,著作中的事實才變得較豐富。」個人政治與道德觀充滿史書的狀況不再。

蘭克敍事講究求真,刺激了「科學史學」的發展。民國初年,胡適、傅斯年等多少受到蘭克的影響。余英時指出,近代中國能讓蘭克史學落地生根,主要因為:

i. 自清朝開始,乾嘉考據學便有考訂、整理史料的傾向;

ii. 中國史向來寓有道德的褒貶,卻無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如實地了解,其確實需要一客觀的史學。(<史學、史家與時代>)

蘭克史學在中國的發展,成就出史料學派的治學態度 (「有一分證據,只可說一分話。有七分證據,只可說七分話,不可說八分話,更不可說十分話」),也成就出中央研究院的歷史語言研究所。自此,中國歷史研究,開始重視史料,史料完備方能得到完整的歷史。又史料越多越理想,故講史學一定要淵博。

[附錄]

信念

史學可以發展成為一門科學。

歷史真相是客觀存在,揭露其全貌指日可待。

方法

禁絕一切抽象概括、形而上學,讓歷史事實說話。

在歷史研究中貫徹實證、科學原則,對歷史事實進行科學處理。

實證史學強調史學研究的客觀性,如實敍述過去發生的事,重構史實原來面貌,不用思辯。

堅信歷史文獻,史料收集和鑑定是主要工作,客觀驗證及批判史料,力求審慎,不偏不倚,離開史料即不作任何陳述,無史料即無史學。

避免當代偏見。

執行步驟

(1) 分析選擇歷史事件

(2) 搜集史料

(3) 嚴格考證史料

(4) 判定史料真偽及可信性

(5) 比較幾種史料以組成事件,對歷史事件進行分類

(6) 藉演繹及類推,建立事件關係

(7) 綜合和聯結各事件於一個總架構中,將相關史實組織成一個有邏輯關係的整體,填補史料空缺,選擇重要事件加以敍述,並加以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