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1日 星期三

英倫音樂狂潮 England Music Wave (31-08-2022)

The Human League – Don’t You Want Me (Purple Disco Machine Extended Mix)

Zedd ft. Jon Bellion – Beautiful Now (Dirty South Remix)

Calvin Harris ft. Tinie Tempah – Drinking from The Bottle (Extended Mix)

Working Men’s Club – Widow

Panic! At the Disco – Sugar Soaker

Madonna – Like a Virgin (7″ Version 2022 Remaster)

Kasabian – ALYGATYR

Hot Chip – The Evil That Men Do

Stone Roses – Waterfall

Oasis – Roll with It

Morrissey – First of the Gang to Die

Suede – Sadie


2022年8月30日 星期二

《相逢何必曾相識》歌詞賞析

《相逢何必曾相識》是九十年代卡啦 OK 合唱歌的大熱之作。細究其歌詞,乃蔣志光手筆,寫得精彩。今嘗試賞析於下。

我信愛,同樣信會失去愛

問此刻世上,痴心漢子有幾個

相識相愛相懷疑,離離合合我已覺討厭

只想愛得自然

這是從女性角度切入。

懷春少女,心思早熟,加上受愛情小說洗禮,遂對永恆、一生一世的愛情起幻想。有憧憬,所以「信」,「信」字下得非常好。

但「信」有永恆專一的愛情是一回事,世上能否找到專一的伴侶是另一回事。「痴心漢子有幾個」真可謂大哉問!

越信愛情,越找不到不出軌的伴侶,輾轉反覆,不免容易起疑心,奈何疑心又反過來傷害新生的愛情,結果遲遲無法修成正果。

「只想愛得自然」其實是女性疲乏於再去愛的反映。

我怕愛,同樣怕得不到愛

問此刻世上,痴心女子有幾個

相知相處相拖欠,緣緣份份我已覺無聊

不想愛得隨便

方才是女性,現在是從男人角度看愛情。

男人不是「信」愛,而是「怕」愛。「怕」有兩方面,怕去愛人,也怕被人愛。王傑名曲《誰明浪子心》有「妳說愛我等於要把我捕捉,實在沒法擔起這一種愛」,這是怕被人愛。至於怕去愛人,是因為擔心所愛非人,令自己受傷。「痴心女子有幾個」反映詞中的怕愛,該是怕去愛人。

怕愛上一個不愛自己的,徒添煩惱糾纏,更怕任意找個人來愛,是褻瀆了愛情,「不想愛得隨便」,此反映男人對愛情是有要求的,越有要求,越覺痛苦,至此,一男一女經歷愛情挫折而身心俱疲的格局正式佈下。

同是天涯淪落人,在這傷心者通道上同行

也許不必知道我是誰

無謂令你令你令你令你又再又再考慮

相逢何必曾相識,在這一息間相遇有情人

也許不必知道我是誰

無謂令你令你令你令你再度再度灑淚兒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出自中唐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白居易任諫官時,因直言敢諫,得罪權貴,被貶江州司馬。一次在長江上送客,遇到一位年老色衰,已嫁為人婦的長安名妓。名妓與白居易素不相識,卻因演奏琵琶,如泣如訴,勾起白貶謫寂寥之情。白為自己及名妓的不幸而悲嘆,遂發此名句。

彼此都遭遇著人生的不幸,而同感苦痛,故云「同是天涯淪落人」。又類似遭遇的人難得相逢,還管什麼相識不相識,「相逢何必曾相識」其實是以情先行,理智上的認識是低於情感上我對你的同情,這是至情至性的人才能夠說出的話,乃白樂天性情了不起的地方。

蔣志光將白居易的名句化入一男一女的愛情故事中,因為大家都被愛情傷過心,所以「同是天涯淪落人」。但彼此既有痛感而不麻木,即有情,「一息間相遇有情人」,又在乎什麼相識不相識,「相逢何必曾相識」標誌著這一男一女初次的邂逅、見面。

因有以前的疤痕在,故不敢令對方考慮自己,更不想讓對方再次灑淚。可是,即便如此,這裡男女已有一共同思維特徵:為對方設想,不考慮自己個人利益。正因為這個思想,二人日後方有機會成就出真正的愛情。

留給你,請珍惜這段友誼

也許一天可以既話,准許我多愛一次

且把今晚的諾言,留待以後一一發展

編寫愛的經典

愛情的真諦是什麼?不是盲目相信,也不是一昧害怕。不是懷疑到底,也不是糾纏不清。而是不計較個人得失,凡事先為對方設想。唐君毅視男女愛情為成就道德的其中一條路,背後所持的理由正在於此。

全首詞充滿對稱美,男女互訴衷腸,極具哲理,蔣志光作曲、填詞、主唱一手包辦,無疑是當年一位鬼才。

2022年8月29日 星期一

及時行樂 (29-08-2022, 廣東歌)

鄭伊健 – 一個為你甘去蹈火海的人

鄭伊健 – 一生愛你一個

鄭伊健 + 陳小春- 戰無不勝

黎明 – 那有一天不想你

鄭中基 – 無賴

鄭中基 – 我代你哭

謝安琪 – 喜帖街

蔣志光 + 韋綺姍 – 相逢何必曾相識

張學友 + 梅艷芳 – 相愛很難

許志安 + 陳慧珊 – 苦口良藥

鍾一憲 + 麥貝夷 – 勾手指尾

2022年8月28日 星期日

談《痞子殿下》

《痞子殿下》進入結局周,這是無線近年難得的佳作。

全劇大玩諧音,每個都別具心思,如荔枝國、歌蓮神國、舂坎國、赤納國、牛頭國,以「國」易「角」,全是香港地名,令人會心微笑。又紀威即「幾威」,首振鎮即「手震震」,特別值得一提是納克氏兩父女的名字。納克汗顏即「立刻汗顏」,害羞得臉上出汗,完全是安德尊在劇中的形象。至於納克溫柔,需和蠻儀合看,蠻儀原為「蠻夷」,野蠻人也,但改「夷」為「儀」,野蠻得來有儀態,這就不是野蠻,而是可愛,加上能立刻溫柔,女漢子也有軟弱時,此與《倚天》中趙敏的形象同,陳瀅在這方面也演得維肖維妙。驟看名字就能令人記得角色性格,很是厲害。

人物角色亦很立體。二當家表面是普通醫師,育有一女,常把《臨江仙》掛在口邊,背後卻是百勝國御醫,曾受如妃接濟,後被國師逼害,倉促逃離百勝國,於首振鎮隱姓埋名。因有過去一段經歷,他才會慨嘆歲月無情,不願提起往日事。不過,當他知道國師到來,仍汲汲於為恩人如妃復仇,行刺國師。欲忘而不能忘,欲斷而不能斷,乃人之常情,二當家因此變得立體。又阿四、蠻儀都有過去,阿四即紀威,百勝國四皇子,因身體孱弱,母后 (如妃) 離世,遂被父皇安排和親歌蓮神國。雖云和親,實是放逐。儘管如此,憶及宮中舊事、父皇不愛自己,內心仍舊悲不自勝。至於蠻儀,即歌蓮神國的納克溫柔公主。失憶後愛上阿四,也跟霍小妹等過著普通女子生活,但當聽到故國敗亡的消息,再看見以往一直疼錫自己的太后,其即陷於復仇與愛情的兩難中。大體眾人的和諧歡樂都是藉忘掉前事、在首振鎮重新出發而來,「忘記歷史,明天可能會更好」是劇中一大想帶出的訊息,頗有道家莊子的氣味。另一訊息則是德聚方丈所說「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竹篙灣變竹高山,新冠病毒傳播變屎蜢臭氣,還有撩喉嚨、做 facial、健身、staycation (夢一場一日遊)、逼團客購物的惡導遊,雖是古裝劇,卻有諷刺時弊的元素在。最精彩是選鎮首,鎮民到處收風,同時設下攤檔賭誰是新任鎮首,這會否有點似曾相識,選特首時港人的反應不也是如此嗎?

范壯龍苦等榮婉娟多年,人人以為他癡情專一,豈知榮婉娟回來,身型面容皆發福不少,壯龍即生厭棄心。又霍小妹苦等四皇子,至真與紀威相擁,感覺卻大不同。愛情不是靠苦等成就,所謂「痴心情長劍」,亦許多名不副實,純為外貌協會會員,凡此種種,皆為觀眾帶來思想上的啟發。

當然,獨孤七友及猩師兄的設計,是向金庸《神鵰俠侶》致敬。疊報紙一幕則向《大時代》方進新取經。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可謂體現著創作真精神。

值得談的地方尚有很多,例如:

a. 榮嘯的陰險非真陰險,其只希望在外父面前吐氣揚眉,不令愛妻失禮。

b. 納克氏的母系社會或許以中國歷朝的胡族,如鮮卑族、突厥族為藍本。

c. 首振鎮賴以生存,是各大勢力平衡的結果,令人聯想到吃四方飯的香港。

d.「絕代八嬌」的跳唱賦予了張衛健《真真假假》新的生命。

要之,在大台流水作業式的電視劇生產下,能出到這樣雅俗共賞的作品,已經非常難得。

有謂周嘉洛的演繹似星爺,彼難道不見星爺的《蓋世豪俠》已是三十三年前的事?三十三年過去,有人接星爺的棒,到底是一件好事,試問又有什麼值得責難、非議?

2022年8月27日 星期六

小巴司機仁叔

每日天還未亮,仁叔便在小巴站頭等客。受疫情拖累,小巴公司不想浪費油費,仁叔往往一等,就要等半個小時。遇上返工返學的日子,小巴很容易滿座。但現在是暑假,沒有了學生,有時四十五分鐘還開不到車,被迫剩下座位都要照開。

仁叔駕駛小巴不是很久,近兩年才入行,之前都是駕駛小型貨車。怎知一入行就遇上新冠肺炎,都算慘情。慶幸的是,他不是靠這份工作的收入糊口,純粹賺回些煙錢、茶錢。不過,即使如此,小巴公司一些無理的安排,有時仍令他頗為氣結。

譬如說今天,小巴站的站長指他遲了出車,弄得被乘客投訴,但明明是上一手司機遲了回站,根本不關仁叔的事。但仁叔又可以怎樣,除了回應幾句粗口,還不是要忍受。至於生意不好,乘客不多,分帳分得少錢,更是沒有辦法,唯有希望疫情盡快過去,但又談何容易?

仁叔平時最喜歡聽電台,另外就是聽「廟街歌王」尹光的歌,在很多人眼中,尹光可能代表著俚俗、市井,但仁叔覺得,尹光的歌代表著他年輕時代的回憶,七十年代的香港真是比現在的靚得多。

2022年8月24日 星期三

英倫音樂狂潮 England Music Wave (24-08-2022)

Girls Generation - Forever 1

Blackpink - Pink Venom

Rihanna - Pon De Replay

Rihanna - S & M

James Hype & Miggy Dela Rosa - Ferrari (Oliver Heldens Remix)

Kasabian - Scriptvre

Kasabian - Chemicals

Kasabian - Days are forgotten

The Buggles - 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

Belinda Carlisle - Heaven Is a Place on Earth

Roxette - Listen to your heart

Talk Talk - It's My Life · 

Daryl Hall & John Oates - Out of Touch · 

2022年8月20日 星期六

茶餐廳太子女

每逢晚市,在這屋邨的茶餐廳裡,總會聽到一把熟悉的聲音,電話筒的另一邊客人正在點餐,這邊廂,她一邊寫,一邊覆述客人想要什麼食物,她是誰?她正是茶餐廳的太子女。

太子女為人勤奮,不論下單抑或送外賣,總是一手一腳包辦,從不假手於人。有時候,客人用餐後,留下骯髒的碗碟,她總是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放入箱內封好,交清潔公司清洗。雖則茶餐廳她是有份的,但如此親力親為,實在十分難得。

晚市時,客人川流不息,有時來不及下單,太子女也會有情緒。可是,話說回來,每當將餐送到客人手上,她總會說一聲:「謝謝,下次再來光顧」。憑這句話,我覺得她很有專業精神,畢竟客人才是最大的老闆嘛。

如果要比擬,我會覺得她有點像運輸界羅拉,畢竟兩人都喜歡穿黑色衣服,也一樣的勤力、拼搏,很「男仔頭」。如果世上有女中豪傑的話,太子女一定是其中之一。

2022年8月16日 星期二

勞思光先生門下的三位得意弟子

2007 – 2008 年度的「西方哲學史一」,由關子尹教授負責。該年度的第一學期,他曾教授「哲學概論」一課,我因跌傷休學,未能修讀,就此錯過了豐富的內容及講演。

關生是勞思光先生的弟子,另有張燦輝、劉國英兩位教授,都是出自思光先生門下,謂三人為「勞門三傑」,亦未嘗不可。

關生的「哲學概論」,內容廣泛,從課綱可見,由中國《易經》講到胡塞爾的場域觀及海德格的時間觀,真可謂應有盡有,琳琅滿目。他又好用手寫筆記,兼附親筆圖解,我由此見出學者治學之謹嚴。

關生曾負笈德國,精通德語及德國哲學。因愛子早逝,他悟出「以情款情」的哲學慧識,說:

在這一如噩夢般的歷程中,我們往往發覺一切哲學理性都不奏效,而這就是哲學在生活裡最感到無力的時刻!

情之所至,在至親逝亡的時候,悲傷是應該的……所以那個時刻而言,你就容許自己的情感一步一步慢慢的伸張,去紓解,這個我稱為以情款情。

2019 年反修例風波期間,關生有見於港共政權冥頑不靈,遂於《明報》撰<玉石豈俱焚 – 為香港危局進一言>,其中前言提到「最近目睹香港局勢江河日下,憂心得五內如焚」,竊以為這繼承自勞思光先生憂國憂民的情懷,亦見他非純粹固守書齋的學者。

由早年翻譯《論康德與黑格爾》,到近年出版《徘徊於天人之際:海德格的哲學思路》,關生的治學路數是很清晰的。不過,他閒時喜歡寫詩,對希臘悲劇及神話也有深刻研究,近年更全心開發一建基於古文字研究的「漢語多功能字庫」,為此投入大量精神和時間,其學問領域似未有因年歲增長而固守一隅。

細讀《徘徊》一書,感激勞思光先生、蒲格勒教授 (關生另一恩師) 的言辭溢於言表,其對海德格的評價:

我從不諱言海德格的學問對自己所構成的重大激盪,但也從來認定其思想於過人的洞見背後藏有嚴重盲點。我常與生員說,我或未算是一海德格敵視者 (Heidegger – Gegner),但與海德格肯定會保持一定距離 (Heidegger – Distanz)。至於海德格的為人,我更從來都不欣賞,這也是生員熟知者,至於他的納粹往跡,我一向認為在這大是大非的議題上,海德格無論如何辯解也不能輕易搪塞。

隱然有把生命與學問掛勾的氣味,且重視道德人格,此見關生有深受中國文化薰陶的面向。

張燦輝、劉國英兩教授的課,我也有選修,張生口吃,不擅辭令,但其歐陸哲學造詣之高,是無容置疑的。那時他還是哲學系的系主任,兼負責中大通識課程。可是,真正讓我感受到他人格的高貴與偉大,仍是在反修例風波期間他的言論。張生新近一篇文章,提到:

業師勞思光先生在生前多次教誨我:「在共產黨專制下生活是無可奈何之事,但一定不要做幫兇,不搖旗吶喊,不阿諛奉承!」

勞先生 1955 年從台灣到香港,逃離共產黨和國民黨的白色恐怖逼害,直到 1989 年重回台灣清華大學為訪問學人。那時台灣已慢慢成為民主和開放社會,已確立學術和言論自由,以及免於恐懼的自由。因此之故,勞先生實在從未有在共產黨暴政下生活過。他自由地在香港生活和做學術研究超過 30 多年,除了哲學研究外,還深入理解共產黨思想和歷史發展,對共產獨裁政權的批判從未間斷。他鄭重的告訴我:共產黨是不可以相信的。

如果 2019 年勞先生仍在生,親眼看到中文大學變成戰場,2020 年目睹香港政府利用國安法將幾十年的自由香港毁於一旦,他又會如何評論?如何在中文大學繼續教學和研究?當然這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他絕對不會在五星旗下苟且殘存,做一個為生活而營役於獨裁政權的學者。他肯定會離開香港前往自由的地方。現在仍留在香港的學者教授,如何忍受在沒有真正學術自由的大學繼續工作?除了謹記勞先生的教誨外,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山城滄桑之三>)

謹記業師教訓,堅持說真話,而且身體力行 (不到中國大陸參與任何學術會議),這正是我欣賞張生的地方。

至於劉生,精於法國哲學及批判理論,但同時致力編整「思光學術論著」。思光先生雖然「哲人日已遠」,其精神及風骨卻多少藉三位弟子保留了下來,此乃中文大學哲學系彌足珍貴的一幅人文圖景。

補充一點,勞思光先生當年任教崇基哲學系,劉、關、張亦出身崇基,而崇基哲學系向來與新亞哲學系有隙,可能跟勞氏不認同牟宗三關於宋明理學的觀點有關。

另外,三人上課,皆好談哲學史源流,由古希臘蘇格拉底講起,一個個理論娓娓道來,甚少突出哲學問題,這是歐陸哲學的入路,而我總覺此不太哲學,有鈍化乃至模糊了哲學問題之嫌。

2022年8月15日 星期一

及時行樂 (15-08-2022,新舊廣東歌)

蔡一傑 – 及時行樂

NAYEON – POP

MC 張天賦 – 老派約會之必要

溫拿 – 陪著她

陳慧琳 – 一切很美只因有你

關心妍 – 我太強

黃伊汶 – 殘忍

傅珮嘉 – 一支煙的時間

許美靜 – 傾城

Emilia – Big Big World

2022年8月9日 星期二

王莽成敗與蝗災

談到新朝王莽一段歷史,大家都集中看那不合時宜的託古改制,卻忽略了一重要關節:蝗災。

《漢書.王莽傳中》:

(始建國三年,公元 11 年) 瀕河郡蝗生。

《漢書.王莽傳下》:

(地皇元年,公元 20 七月,大風毀王路堂。復下書曰:「……惟即位以來,陰陽未和,風雨不時,數遇枯旱蝗螟為災,穀稼鮮耗,百姓苦飢……

(地皇二年,公元 21 秋,隕霜殺菽,關東大饑,蝗。

(地皇三年,公元 22 四月,遣太師王匡、更始將軍廉丹東,祖都門外,天大雨,霑衣止。長老歎曰:「是為泣軍!」莽曰:「惟陽九之阨,與害氣會,究于去年。枯旱霜蝗,飢饉薦臻,百姓困乏,流離道路,于春尤甚,予甚悼之……

(地皇三年,公元 22 夏,蝗從東方來,蜚蔽天,至長安,入未央宮,緣殿閣。莽發吏民設購賞捕擊。

《後漢書光武帝紀上》

莽末,天下連歲災蝗,寇盜鋒起。地皇三年,南陽荒饑,諸家賓客多為小盜。光武避吏新野,因賣穀於宛。宛人李通等以圖讖說光武云:「劉氏復起,李氏為輔。」光武初不敢當,然獨念兄伯升素結輕客,必舉大事,且王莽敗亡已兆,天下方亂,遂與定謀,於是乃市兵弩。十月,與李通從弟軼等起於宛,時年二十八。

初,王莽末,天下旱蝗,黃金一斤易粟一斛……

綜上所引,我們可以發現新莽末年:

(1) 蝗災於關東地區 (函谷關及崤山以東),特別是黃河附近的郡縣最為嚴重 (顏師古注:「謂緣河南北諸郡」);

(2) 蝗蟲的飛行軌跡是東向西飛,而且波及首都長安;

(3) 蝗災破壞穀物,令百姓乏食,飽受飢餓之苦;

(4) 因穀物被破壞,導致剩餘糧食的價格飛漲;

(5) 人民負擔不起貴價米糧,遂相率為寇盜。劉秀、劉縯起兵,也和南陽出現饑荒有關。

錢穆《國史大綱》用「饑民的集團」來形容新莽末年的民變勢力,大致恰當。

蝗,《漢書.五行志》引京房易傳曰:

生蟲蝗,害五穀。

蝗災早於春秋時已出現,故衛平對宋元王說:

若為枯旱,風而揚埃,蝗蟲暴生,百姓失時。

至戰國末年,秦國已飽受蝗災之苦,《秦始皇本紀》:

十月庚寅,蝗蟲從東方來,蔽天。

據《六國年表》,

始皇帝四年,七月,蝗蔽天下。

是次蝗災該發生在公元前 243 年,受災地為關中咸陽,蝗蟲由東面來,則關東亦遇蝗災。

進入西漢,文帝、景帝、武帝、平帝皆有蝗災紀錄,見下表:

文帝《漢書.文帝紀》:「(後六年,公元前 158 年) 夏四月,大旱,蝗。」
景帝《漢書.景帝紀》:「(中三年,公元前 147 年) 秋九月,蝗。」
《漢書.五行志》:「景帝中三年秋,蝗。」
《漢書.景帝紀》:「(中四年,公元前 146 年) 夏,蝗。」
武帝《漢書.武帝紀》:
「(建元五年,公元前 136 年) 五月,大蝗。」
「(元光六年,公元前 129 年) 夏,大旱,蝗。」
「(元封六年,公元前 105 年) 秋,大旱,蝗。」
「(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 年) 蝗從東方飛至敦煌。」
「(太初二年,公元前 103 年) 秋,蝗。」
「(太初三年,公元前 102 年) 秋,蝗。」

《漢書.五行志》:
「(武帝元光) 六年 (公元前 129 年) 夏,蝗。」
「元鼎五年 (公元前 112 年) 秋,蝗。」
「元封六年 (公元前 105 年) 秋,蝗。」
「太初元年 (公元前 104 年) 夏,蝗從東方蜚至敦煌;三年 (公元前 102 年) 秋,復蝗。」
「征和三年 (公元前 90 年) 秋,蝗;四年 (公元前 89 年) 夏,蝗。」
平帝《漢書.平帝紀》:「(元始二年,公元 2 年) 郡國大旱,蝗,青州尤甚,民流亡。」

蝗蟲飛行路線沒變,「關東蝗大起,蜚西至敦煌」(《史記.大宛列傳》)。又蝗災每集中在夏、秋兩季爆發,這對農民造成致命打擊,近人官德祥有一精闢論斷:

農諺謂:「春播夏耕,秋收、冬藏」。漢代的蝗災主要發生於夏季和秋季,這對農民打擊很大。夏季,農民正努力耕耘,憧憬有好收成,但當發現其正在茁壯生長的作物,被蝗蟲一掃而空,真是晴天霹靂!到了秋收時,蝗災的破壞,不只是摧毀了農民心血,更使他們處於衣食無著的悲慘境地。(<兩漢時期蝗災述論>,收《中古社會經濟生活史稿》)

他又說:

蝗災有時不單破壞人民的安定生活,更造成社會動盪,危及政治穩定。例如:「莽末,天下連年歲災蝗,寇盜鋒起。」新莽地皇三年發生蝗災,由於蝗災引致寇盜鋒起,治安大壞,王莽亡盜賊四起,與此不無關係。(前引文)

據此,官氏亦同意蝗災導致王莽的敗亡。

不過,弔詭的是,王莽深得民心,亦因蝗災。據《漢書.平帝紀》,平帝在位時,蝗災在青州 (今山東一帶) 爆發,時任安漢公的王莽,竟親率百官善後,包括:

a. 捐獻房屋與土地,分配給貧民;

b. 派人滅蝗,百姓將捕殺的蝗蟲送交官府,可按數獲錢;

c. 百姓家資不滿二萬,以及受災郡縣家資不滿十萬,免交租稅;

d. 災民中的病人,安置在捐獻的房屋中,進行醫治;

e. 給死者一家葬錢;

f. 為貧民修住宅,並借給他們犁、牛、種、口糧。

正因為一連串為民的德政,才令王莽贏盡民望,為日後篡漢鋪路。

同是應對蝗災,王莽晚年教人「煮木為酪」,即用木頭、樹皮之類煮成糊狀物充飢,而「酪不可食」(《漢書.食貨志》),民變不息。王莽都算「成也蝗災,敗也蝗災」!

昌邑王劉賀被廢內情探析

劉賀被廢非因「行淫亂」

昭帝死,霍光一度安排昌邑王劉賀繼位,但劉賀在位短短二十七日,便被廢黜,送回原封地昌邑國。史載他「行淫亂」,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我們不妨從一些蛛絲馬跡窺探一下。

且看《漢書.霍光傳》以下一段:

光曰:「昌邑王行昏亂,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驚鄂失色,莫敢發言,但唯唯而已。

從群臣聽見「「昌邑王行昏亂」後皆「驚鄂失色」,可知在群臣心目中,昌邑王要麼未「行昏亂」,要麼「行昏亂」也不至於「危社稷」。霍光的話遠遠超出他們對昌邑王的印象,他們方會有這樣的反應。

查《漢書.楊敞傳》:

楊敞,華陰人也。給事大將軍莫府,為軍司馬,霍光愛厚之,稍遷至大司農……昌邑王徵即位,淫亂,大將軍光與車騎將軍張安世謀欲廢王更立。議既定,使大司農田延年報敞。敞驚懼,不知所言,汗出洽背,徒唯唯而已。延年起至更衣,敞夫人遽從東箱謂敞曰:「此國大事,今大將軍議已定,使九卿來報君侯。君侯不疾應,與大將軍同心,猶與無決,先事誅矣。」延年從更衣還,敞、夫人與延年參語許諾,請奉大將軍教令,遂共廢昌邑王,立宣帝。

據此可知「莫敢發言,但唯唯而已」的群臣之中,有楊敞。楊敞是丞相,外朝的首領,按理他有發言權,足以抗衡霍光。奈何他是霍光一手提拔,「霍光愛厚之」,結果楊敞尚且妥協,遑論百官,換句話說,霍光在廢昌邑王之前,已全面控制外朝,外朝再無異見分子。

再看霍光信任的心腹,田延年入《漢書.酷吏傳》:

田延年字子賓,先齊諸田也,徙陽陵。延年以材略給事大將軍莫府,霍光重之,遷為長史。出為河東太守,選拔尹翁歸等以為爪牙,誅鉏豪彊,姦邪不敢發。以選入為大司農。會昭帝崩,昌邑王嗣位,淫亂,霍將軍憂懼,與公卿議廢之,莫敢發言。延年按劍,延叱群臣,即日議決……

《漢書尹翁歸傳》:

翁歸為政雖任刑,其在公卿之間清絜自守,語不及私,然溫良嗛退,不以行能驕人,甚得名譽於朝廷。

尹翁歸辦事以重刑法聞名,田延年以尹翁歸為爪牙,其重刑法可知,霍光又重田延年,如是,霍光亦尚刑法可知。有趣的是,儒家孔子早就講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霍光並非儒家,是相當明顯的。他又用張安世,張安世是酷吏張湯的兒子,張湯也是以刑法見稱,霍光的管治作風近法家,益見清晰。

對比之下,昌邑王在封國時,用龔遂、王吉、王式。《漢書.循吏傳》:

龔遂字少卿,山陽南平陽人也。以明經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賀。賀動作多不正,遂為人忠厚,剛毅有大節,內諫爭於王,外責傅相,引經義,陳禍福,至於涕泣,蹇蹇亡已。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媿人。」及國中皆畏憚焉。

值得注意是「以明經為官」、「引經義,陳禍福」,完全是儒者本色。《漢書.王吉傳》:

王吉字子陽,琅玡皋虞人也。少時學明經,以郡吏舉孝廉為郎,補若盧右丞,遷雲陽令。舉賢良為昌邑中尉,而王好遊獵,驅馳國中,動作亡節,吉上疏諫,曰:

臣聞古者師日行三十里,吉行五十里。《詩》云:「匪風發兮,匪車揭兮,顧瞻周道,中心怛兮。」說曰:是非古之風也,發發者;是非古之車也,揭揭者。蓋傷之也。今者大王幸方與,曾不半日而馳二百里,百姓頗廢耕桑,治道牽馬,臣愚以為民不可數變也。昔召公述職,當民事時,舍於棠下而聽斷焉。是時人皆得其所,後世思其仁恩,至虖不伐甘棠,甘棠之詩是也……

王吉「少時學明經」,引《詩經》、前朝史事以告誡,儘管昌邑王聽不入耳,但耳濡目染,其傾向儒學,可想而知。另《漢書.儒林傳》:

王式字翁思……式為昌邑王師。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淫亂廢,昌邑群臣皆下獄誅,唯中尉王吉、郎中令龔遂以數諫減死論。式繫獄當死,治事使者責問曰:「師何以亡諫書?」式對曰:「臣以詩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於忠臣孝子之篇,未嘗不為王反復誦之也;至於危亡失道之君,未嘗不流涕為王深陳之也。臣以三百五篇諫,是以亡諫書。」使者以聞,亦得減死論,歸家不教授。

王式亦為一儒臣。

霍光與群臣數昌邑王罪狀,昌邑王答以「聞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天下。」這兩句話出自《孝經》,若無一定儒學造詣,他怎能在危急關頭拋出如此兩句話?又當儒學與生命有某種程度的連結,昌邑王「行淫亂」是否可能?

綜合群臣初時的驚訝反應,以及昌邑王搬出《孝經》的話應對,我們基本上可以斷定,昌邑王「行淫亂」行到危害社稷,純屬子虛烏有,全是霍光一人杜撰!至於霍光為何要這樣做?他和昌邑王在施政理念上有分歧乃至衝突,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則涉及「昌邑群臣」欲推翻霍光的意圖,後者直接導致霍光用霹靂手段廢掉昌邑王。

「昌邑群臣」被趕盡殺絕的原因

《漢書》言「昌邑群臣」罪惡有二:

(1) 眼看著昌邑王行惡而不加以勸阻、告知;

(2) 在封國不舉奏昌邑王罪過,令朝廷不聞知,錯立他為皇帝。

然而,昌邑王「行淫亂」純屬霍光杜撰,「昌邑群臣」兩個罪名,何罪之有?霍光實本另一些理由,要置「昌邑群臣」於死地。

《漢書.霍光傳》記載政變發生過程:

光即與群臣俱見白太后,具陳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廟狀。皇太后乃車駕幸未央承明殿,詔諸禁門毋內昌邑群臣。王入朝太后還,乘輦欲歸溫室,中黃門宦者各持門扇,王入,門閉,昌邑群臣不得入。王曰:「何為?」大將軍跪曰:「有皇太后詔,毋內昌邑群臣。」王曰:「徐之,何乃驚人如是!」光使盡驅出昌邑群臣,置金馬門外。車騎將軍安世將羽林騎收縛二百餘人,皆送廷尉詔獄。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

從劉賀言「徐之,何乃驚人如是」,他根本意料不到霍光會發動政變,政變出乎他的預期。

車騎將軍不是普通官職,而是典京師兵衞。羽林騎又稱羽林軍,是禁衛軍的一種。出動禁衛軍去收縛「昌邑群臣」二百餘人。假如「昌邑群臣」真只是輔助不力,他們會得到如斯不對稱的待遇?

還有一點要指出,「昌邑群臣」最後全被誅殺,《漢書.霍光傳》:

昌邑群臣坐亡輔導之誼,陷王於惡,光悉誅殺二百餘人。出死,號呼巿中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未能盡輔弼之職,知劉賀壞而不報,決不可能得到這麼慘酷的下場!另外,「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又該如何解釋?

宋人蘇軾讀《漢書》至此,亦覺有問題,撰<霍光疏昌邑王之罪>:

觀昌邑王與張敞語,真風狂不慧者爾,烏能為惡?廢則已矣,何至誅其從官二百餘人。以吾觀之,其中從官,必有謀光者,光知之,故立、廢賀,非專以淫亂故也。二百人方誅,號呼於市,曰:「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此其有謀明矣。特其事秘密,無緣得之。著此者,亦欲後人微見其意也。武王數紂之罪,孔子猶且疑之。光等疏賀之惡,可盡信耶?

按蘇氏見解,「昌邑群臣」中有謀奪霍光之權者,事洩,霍光遂先發制人,廢黜劉賀,肅清「昌邑群臣」。「當斷不斷」是指霍光應被去除而未被去除,「反受其亂」是指朝廷綱紀為霍光所擾亂。

蘇軾的說法較能解釋車騎將軍張安世率羽林騎出動捉人,亦能說明「昌邑群臣」何以全被殺害,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視角更好地理解事件。

考「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出處,《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召平曰:「嗟乎!道家之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乃是也。」

可知八字出自道家典籍。

《黃帝四經.兵容》:

因天時,與之皆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黃帝四經》是先秦黃老道家的重要文獻。

黃老道家不傾向消極避世,而採取積極入世的態度,力主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清靜無為。西漢初年,蕭何、張良、曹參、陳平,基本上都以黃老治術治國。換言之,「昌邑群臣」是一群有政治識見、政治想法的智囊,其政治識見、政治想法即為黃老道,故知使用「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可以推想,群臣隨劉賀入京,見外朝、禁軍乃至當今太后 (上官氏為霍光外孫女) 都是霍光親信,於是把心一橫,鼓勵劉賀出手扳倒霍光,劉賀卻基於儒家仁愛,不信霍光會對他不利,遲遲不肯出手,卒之消息不幸外洩,傳到霍光耳中,霍光經過精密部署,決定先下手為強,發動政變。

近年海昏侯墓有「孔子屏風」的出土,墓室內還有劉賀生前閱讀的《禮記》、《論語》等儒家經典,凡此種種,皆證昌邑王深受儒學薰陶,不可能「行淫亂」。

劉賀被廢後,霍光改立戾太子劉據之孫,出身民間的劉病己為帝,是為宣帝。劉病己雖感芒刺在背,依舊隱忍不發,即使結髮妻許平君被霍光夫人害死,他始終未有發作。直至霍光病逝,宣帝才不動聲色將其家族翦除。

正因為有昌邑王失敗做反面教材,加上自己的親身經驗,當太子劉奭 (後來的漢元帝) 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毫不猶豫地回答:「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又歎曰:「亂我家者,太子也!」(《漢書.元帝紀》)

2022年8月4日 星期四

何同學與鮑同學

上笑敢的課,最大得著是學會寫簡練的文字。中學時,無論文學抑或歷史,皆需要長篇大論,字數雖多,冗詞、冗字充斥,詰屈聱牙,委實難看。笑敢要求我們用短短四百字答一道題目,不可越出四百字以外,久而久之,我練就出刪削文章的本事。這也體現著哲學追求言簡意賅的境界。

那個天仙般的女子,這時身旁多了一位男同學,身形瘦削,眼睛卻炯炯有神。這位男同學姓何,與女神談天說地,二人狀甚歡快,我坐在後面看著,感到不是味兒。

談到這位何同學,我對他沒好感,只對他身邊的女生有。不過,我和他也交過一次手,經此,我更對此人有保留。

且說我重返中大,因未有修畢「中國哲學史一」,對儒家心性之學不甚了了。心性之學不是容易理解,加上我習慣用歷史向度 (同情地理解古人) 看問題,更覺漢儒何嘗不是儒家?勞思光說漢儒接不上孔孟心性之教,以天為首出,是歧出,是倒退,我一聽頗不以為然。奈何導修匯報,我竟要站到勞思光的立場上為其辯護,這於我實有大困難。還記得姓何的約我到大學圖書館商量如何匯報,我將自己的見解如實說了,他認為我所說不是勞思光的立場,重申勞氏立場為如何如何,我哪裡知勞氏在說什麼?至正式匯報,我依然幫不了勞思光辯護,言談間,我感受到,他彷彿揶揄我在拖累他,弄得他導修低分。他的那份傲慢,我至今仍然深刻記得,據此,我斷定他不是好人。

按照常理,遇到能力稍弱的同學,應該出手扶他一把,即使再扶也扶不起,亦應該予以包容,畢竟這非他想。焉有扶了別人,別人仍是跌倒,然後就看不起那人?據說這位姓何的男同學是新亞辯論隊一員,他也可能出身 band 1 中學吧!所謂介意我拖累他,根底裡是他只顧自己的分數,只為自己的利益打算。有人對他有利,他樂於結交。一旦有人對他不利,構成阻礙,他即變面矣!坦白說,我迄今仍不明白女神何以當時與他過從甚密。

每逢上課,曉瑩必坐到何同學身邊,有次媽媽接我放學,臨離開邵逸夫堂,適值二人同時離開,媽媽一句話,教我難忘,「這些有男朋友的女生,千萬別結識,免得自己痛苦,你結識了,怎知人家男朋友如何想?」倘若當時我聽媽媽的話,或許以後走少些冤枉路。儘管曉瑩後來告訴我,她和他只是朋友,他有女朋友,而她也有男朋友,我始終不覺得何君無非份之想。無論如何,二人當年確實在大學出雙入對,一同上課,一同匯報,一同吃飯,男的俊美,女的婀娜,誠然是一對難得的璧人!

順帶一提,曉瑩是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的畢業生,曾主編學生刊物《格仁》,亦在中學階段接觸專業攝影,可算是多才多藝的英中女生。

言歸正傳,除了笑敢的「中國哲學史二」,重返校園那個學期,我還修了社會學系張德勝教授的「中國社會思想史」。這個課有兩本指定用書,都是張教授自己的作品:《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及《思入風雲》,前者闡述先秦至秦統一的社會思想發展,後者講中國近現代思想。那個年頭,哲學系未有開設近現代思想課程,故此唯有「禮失求諸野」,慶幸的是,張教授講課簡明扼要,路數又近史學,我讀得相對舒服。

荃濟舊同學鮑銘康高考後派入社會學系,這是他的第一志願。「中國社會思想史」一課,我以外系人身份上課,他則和社會學系的一眾同學打成一片,不時 dem beat,又「上莊」。和我的特立獨行 (也可說是離經叛道) 不同,他基本上接受大學的主流價值。畢業後,他加入民建聯做社區主任,選舉期間不惜充當陳恆鑌的佈景板。有一舊同學尹健樂,曾在面書感慨道:「為何那麼多政黨你不選,偏偏要選入民建聯,為其服務?」但人各有志,有時我們重視的,他人未必這麼看重,此乃人生一無奈。然而,有一事必須指出,大考在即,是鮑君親自在面書發訊息給我,提示我那些地方是必須要溫,是重點,俗語說是他給予我考試「貼士」。須知道,那時我已是哲學系學生,非社會學系,他仍能本著舊日荃濟同學的情誼,幫我一把,這一點,我至今亦必須加以肯定,加以讚許。此無關政見事,乃做人態度事。任他現在如何親建制親共親中,我依然不覺他是壞人,即據此而來。

出口轉內銷,我後來常在哲學系的論文援引張教授的論點,皆取得可觀的成績。

2022年8月2日 星期二

休學半年與重返校園

在中大上的第一堂課,鄭生提到自己讀本科時,會前往錢穆圖書館「閉關」,用心閱讀勞思光先生的《中國哲學史》,再認真整理筆記,好助理解。我聽見後,心嚮往之,遂依樣畫葫蘆,當天下午,至錢穆圖書館讀勞思光先生這部巨著。

本來,媽媽為免我跌倒,上午親自帶我上學。也怪我年少叛逆,不知孝道為何物,媽媽見我熱,替我抹汗,我介意被同學恥笑,竟斷然拒絕。媽媽說要陪我過「天地堂」,我全不明白其苦心,反而嫌她煩。那時我固然不知她三年後便永遠離我而去,現在回想,不禁愧疚。在我要求下,她回家了,我獨自在錢穆圖書館用功,一眨眼就三個多小時過去。

圖書館異常寧靜,藏書極豐富,置身其中,彷如進入另一世界。甫出門,一不小心,竟未有留意門前石級,就此摔倒在地。媽媽早已不在,我勉力站起,卻完全走不動。四時半要上蕭錦華教授的「中國歷史變革概論」,幸好在隔鄰的人文館,否則真不知如何到達。那兩個多小時,是我讀書以來,最難受、最想快些完的課節,好不容易離開人文館,正愁不知如何下山,一熟悉的身影走近了,正是爸爸,原來媽媽不放心我一個人,怕我因膝蓋傷患再跌,便叮囑爸爸來接我放學,果然一切不出媽媽所料。

爸爸當時七十多歲,未有前列腺疾病,也健步如飛,在他撐扶下,我回到家裡休養。接下來的課自然上不到,直至第二周星期一,也是上鄭生的課,在往馮景禧四樓看導修名單時,於門前再摔一跤。這次媽媽在場,她扶著我回家,但經過兩次跌倒,我連站立擦牙都有困難,躺在沙發上,一時間也不知可以怎樣做,我感到很無力。

自中四跌傷起,我每遇人生橫逆,便傾向消極悲觀,採老子「順其自然」的態度。我明知問題會惡化,但既無法化解,又可如何?兩次跌倒後,我一邊休養,一邊在自己的網誌發牢騷,我甚至覺得這是上天示警,不想我繼續讀大學 (今天看來,上天可能確實在示警,如我當時明白上天意思,家道亦未必因讀哲學而中落了)。只有媽媽,在我頹廢絕望時,為我四出奔走,到本部,再到馮景禧文學院的辦公室替我做休學手續。是她的付出,我才保住得來不易的大學學位,她後來還買了勞思光的《中國哲學史》、李天命的《李天命的思考藝術》和鄔昆如的《西洋哲學史話》給我,叮囑我要在休學半年這段日子,好好準備。想念及此,內心實在有萬分感慨。

那時的我,學問仍在文史,哲學講究理性,我不太習慣,不時拿回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細讀,這是我第一次認真閱讀《國史大綱》。我又對大學那位美得像天仙般的女子念念不忘,有一次,我提起筆,寫了一短篇小說,正是以她的形象入文,我的小說創作技藝不佳,是篇並未保留,但那份單純、那份真摯,今天依然難忘。

半年匆匆過去,重回中大,是上方克濤教授的「語言、哲學思考與寫作」。方生原名 Chris Fraser,顧名思義,他是一位外國人。課堂上,他要麼講國語,要麼是全英文,我只能從電子簡報中粗略估計他在講什麼。另外,我開始接觸三段論,對於已修畢邏輯的同學,自然無難度,但我可從未正式上過邏輯課呢!我只有李天命一堆語理及邏輯分析,不成系統的,結果追上去頗覺困難,第一篇短文分數也不高。不過,也是天性使然,我越不懂用三段論寫文,就越迫逼自己用得細緻、準確,最後,我三年內很多科都選了和英美分析哲學有關的,反而歐陸哲學,什麼存在主義、結構主義、詮釋學,我一個都沒有讀。

重回中大的那半個學期,我讀得最得心應手的一科,當數「中國哲學史二」。鄭生不再,迎來了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劉笑敢教授。劉笑敢教授,我們一般稱他「笑敢」,也有同學稱他「笑敢爺爺」。他是道家專家,其《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及《老子:年代新考與思想新詮》,迄今仍是研究道家思想的必讀參考。然而,學術成就高無損他對恩師的尊敬,更無阻他與學生建立良好關係。笑敢的恩師為北京大學哲學系的張岱年,課堂上,他不時提到張氏《中國哲學大綱》的偉大處,也談及馮友蘭、任繼愈跟張岱年的交往,這在香港實鮮有人能道出,唯獨笑敢出身北大,親身經歷過,才可娓娓道來。

最記得有一次,他替馮友蘭在文革的表現感惋惜,我因而明白知識分子在黑暗混濁的世道下,往往言不由衷,身不由己。和鄭生的嚴猛不同,笑敢喜歡鼓勵學生,每次學生文章寫得好,他都會在課堂上分享,我一篇短文寫董仲舒,曾有幸獲得笑敢的青睞,這對年少的我實在是很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