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

已消逝的成長標記 (二):優之良品、新中聯國貨公司

近日「優之良品」全線結業,疑是抵受不住疫情所帶來的經濟嚴冬,出現虧蝕所致。有一段日子,媽媽很喜歡帶我們到「優之良品」買零食,轉眼間已是將近二十年的事。

「優之良品」四字,驟看以為是日資,其實不然,地道到不得了,是香港人創立的大型零食批發及零售連鎖店。當然,為何要改個日本名字,可能和九十年代的「哈日」風有關。「優之良品」成立於 1993 年,那個年頭,廣東歌改編日本流行作品,電視台播日劇,是家常便飯,況且,來源日本是貨品質素的保證,不排除是這些原因,令「港女」扮起「日本妹」來。要之,成立初期,主要售賣涼果小食,因售價低廉、品質優良,廣受大眾歡迎。1997 – 98 年的代言人是當時很漂亮、橫掃電台電視的 Anna 丘凱敏,電視廣告宣傳充足亦是其廣為人知的原因之一。

和「零食物語」專賣日本潮流零食不同,「優之良品」賣的都是本土製造的「口立濕」,印象中有牛肉乾、豬肉乾、海底椰棉花糖、八仙果、蜜蜂糖等。尤其特別的是,店內有色彩繽紛的零食牆,顧客可以隨心頭喜好,自選糖果,價錢則以磅計。荃灣中心一度開有「優之良品」的分店,那時每逢放學乘車回家,要麼到美心餅店買西餅蛋糕,要麼就是到「優之良品」買零食,一袋二袋拿回家。「優之良品」除了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也是我童年一重要回憶。

奈何時代巨輪不停在轉,「優之良品」在荃灣中心的分店保不住了,「優之良品」也在轉型中。據資料顯示,「優之良品」於 2003 年開始轉為針對內地自由行旅客,自選糖果不再,代之而起的是一包包天價零食。疫情前,「優之良品」生意確實不錯,但「成也自由行,敗也自由行」,隨著疫情衝擊,香港一直未能與內地通關,虧蝕越來越嚴重,終致全線結業收場。

李兆波指出,「優之良品」「最致命係冇咗內地客,有啲似海洋公園太依賴大陸客。」誠然,過份依賴內地遊客,以致本地客流失,封關後難以轉型,確實為結業埋下伏線。不過,話又說回來,無 2003 年的「沙士」乃至之前 1998 年的金融風暴,香港商戶又何需依賴內地客苟延殘喘?這一方面,和海濱廣場的衰亡亦有些類似,由此也見「沙士」、金融風暴對主權移交後香港打擊之大。

傳聞「優之良品」他日或「東山再起」,但猶如農場餐廳般,即使重開,恐怕規模亦大幅縮水,分店數目及貨品質素、款式大減。歷史真的能夠重來,時光真的可以倒流,是多麼的美好,但怎可能呢?

在網上看海濱廣場的舊聞時,復看到「荃立方」是死場的資訊,再追蹤「荃立方」的前世,正是新中聯國貨公司。我兒時經常和爸爸、媽媽、弟弟到這 (因其鄰近玩具店星星屋),不妨也說它一說。

一切需從國貨公司說起。且說五十年代,不少中資來港創立國貨公司,售賣中國大陸產品。最著名當然有裕華國貨,中聯國貨 (即舊中聯) 也是其中之一。國貨公司有什麼賣呢?先有「四寶」,即棉襖、學生服裝 (如大地牌校褸)、睡衣及羊毛衣。再有中國大陸的食品 (如珠江橋牌產品) 、低價消費品 (如「白飯魚」球鞋、白色底衫、中華牌鉛筆)、各式各樣的藥材,以及傳統手工藝產品。價廉物美是國貨公司一大特色。

1996 年,因內部改組問題,舊中聯改名新中聯國貨,「新中聯國貨」五字的霓虹招牌,不知照亮荃灣多少個漆黑的晚上。據「堅。離地城」網頁,新中聯售賣:「雙妹嚜」花露水、肥皂、炭爐、胭脂膏、蝴蝶牌花露水、公雞碗、公雞杯、萬壽無彊杯、雞先帚、舊式衣車、冠軍牌牙刷 (木柄設計,沒有根據牙齒的細縫而改良,刷毛用豬毛造)、拖鞋、扇牌藥皂、海鷗牌羊脂等。

兒時到新中聯,主要買恤衫、校褸、毛衣、棉襖,又店內有口琴賣,用一精美的錦盒盛載好,媽媽看見,總會提到舅父擅長吹口琴,但未免玩物喪志,叫我們不要學習。結業前,有一木結他大減價,置於門前櫥窗,可惜我未有買下,記憶卻甚深刻。

和海濱廣場差不多年份,新中聯國貨 2012 年 3 月結業,我都是無緣見它最後一面。原址被購入,建成「荃立方」,分拆成二百多個「蚊型」舖位出售。因人流疏落,有「死場」的稱號,當然其遠不及海濱廣場的陰風陣陣,是後話了。

對於新中聯,更多荃灣街坊是懷念店員們待老顧客以友善,這份真摰的感情,在今天的香港已難尋覓。

急速的商業及城市發展成就了香港,但也摧毀了香港。今天,海濱廣場被封、「優之良品」結業、新中聯湮沒於鬧市中,只剩下我這個在那個年頭成長的小孩子,長大後冥頑不靈,訴說著當年的舊事,委實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