釵黛和解一節,還有許多地方值得談。例如「蘅蕪君蘭言解疑語」的「蘭言」,有人理解為一種暗示,指寶釵的歷史原型是柳蕙蘭。又釵黛的歷史原型來自同一個人,第五回警幻仙姑把妹妹 (官名兼美,乳名可卿,小名可兒) 許配給寶玉為妻,此女便是兼具釵黛之美,不排除曹雪芹是以其中一位妻子為藍本,塑造釵黛和秦可卿,一氣化三清。
寶釵不揭發黛玉,是否以退為進,將情敵收編?誠然,寶釵有機心,但整個對話過程,她更似是向黛玉說肺腑話。有謂肺腑話都是假,旨在博取黛玉信任,但寶釵有必要如此嗎?如果寶釵是這個樣子,這麼老謀深算,她怎能成為十二金釵其中之一,為雪芹所悼?據此可知寶釵是真心視黛玉為妹妹,希望她好,這一方面的優點也是史湘雲死忠於寶釵的原因。
寶釵出身藏書之家,家學淵源,使其學問路數傾向博聞強記,有別於黛玉之聰穎靈竅。尤其甚者,「就連作詩寫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內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內之事。男人們讀書明理,輔國治民,這便好了」完全和寶玉的價值觀南轅北轍。寶玉最愛寫詩,看見「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要調頭走的。二寶成婚,寶釵守活寡,這裡便定下。
「黛玉寶釵化」會對寶黛愛情構成影響嗎?我們不妨參考網上一位紅迷所言:
縱觀《紅樓夢》全書,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前期的確讓人羨慕,可是到了前八十回後期,林黛玉和賈寶玉之間的人生觀、價值觀明顯出現了偏差——林黛玉開始規勸賈寶玉應該立身正事,不應該繼續這麼沉溺在女兒堆裡了!換句話說,林黛玉逐漸「寶釵化」了。
我們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紅樓夢》第六十二回,此時探春奉王夫人之命協理大觀園,期間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比如在大觀園內實施承包制、蠲免大觀園的脂粉買辦等等,賈寶玉就跟林黛玉說起了這些事,兩人的對話很有意思,且看原文記載:
寶玉道:「你 (黛玉) 不知道呢!你病著時,她 (探春) 幹了好幾件事。這園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擷一草,也不能了……」黛玉道:「要這樣才好。咱們家裡也太花費了。我雖不管事,心裡每常閑了,替你們一算計,出的多,進的少,如今若不省儉,必致後手不接。」寶玉笑道:「憑他怎麼後手不接,也短不了咱們兩個人的。」黛玉聽了,轉身就往廳上尋寶釵說笑去了。
從此處明顯可以看出,林黛玉已經逐漸開始學著「過日子」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心態的成熟,林黛玉開始刻意注意榮國府的花費,為以後做打算,可賈寶玉卻依然是我行我素,有吃有喝就行,也不管賈家目前是什麼經濟狀況,黛玉聽了寶玉的話很無語,所以乾脆不理他,直接去找寶釵玩了。
獨木難成林,不妨再舉一例,且看《紅樓夢》第七十九回,晴雯剛剛去世,賈寶玉作了一首《芙蓉女兒誄》祭奠她,正好林黛玉過來,於是兩人就著《女兒誄》的措辭進行了一番討論,話題結束後,林黛玉再次規勸賈寶玉幹點正事,且看原文:
黛玉道:「快去幹正經事去罷。才剛太太打發人叫你明兒一早快過大舅母那邊去,你二姐姐已有人求准了,想是明兒那家人來拜允,所以叫你過去呢。」寶玉拍手道:「何必又如此忙!我身上也不大好,明兒還未必能去呢。」黛玉道:「又來了!我勸你把這脾氣改改罷。一年大二年小……」一面說話,一面咳嗽起來。
這是林黛玉對賈寶玉的第二次規勸,彼時迎春即將嫁給孫紹祖,孫家來人前來拜訪,黛玉讓賈寶玉過去露個面,應酬交際一下,結果賈寶玉還是不改以往的脾氣,逃避這些事情。
從此處開始,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人生觀的裂縫則進一步擴大,林黛玉一直在走向成熟,脂硯齋批語曾有「後文中釵黛一體」的說法,可見《紅樓夢》末尾,黛玉、寶釵的人生觀、價值觀將會趨同,而就實際改變來看,很明顯是林黛玉開始出現「寶釵化」的傾向。
換句話說,如果賈寶玉和林黛玉如願成親,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娶的是黛玉版的「寶釵」。而賈寶玉是最厭惡世俗經濟的,批語云:「寶玉有情極之毒」,也就是說,賈寶玉的性情是不會改變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賈寶玉即便娶了黛玉,他的精神還是無法得到寄託,因為黛玉已經不是從前的黛玉了。
而賈寶玉的最終出家,則是看透世事、人情後的頓悟,這是他主觀上的精神獨立,與跟誰成親無關,即便娶的是黛玉,他還會選擇毅然出家。
這段分析實在太精彩,值得全部援引。按照其說法,「黛玉寶釵化」終會令寶黛二人離異。黛玉的成長不能避免會迎來寶玉出家的結局。
寶黛相戀,一般讀者受其先天的神話結構 (神瑛侍者和絳珠仙草一段仙緣),以及後天二人種種愛情試探和曲折影響,總覺得必須開花結果,否則不免有遺憾。他們忽略了,再美好的愛情,一旦落實到經驗世界,難免有所不足、缺陷,繼而生起矛盾衝突,最後離散收場。寶黛也不例外。試想寶黛終因價值觀分歧而散,一段仙緣落得如此下場,果真比黛玉死二寶成婚為佳?不見得。
後四十回寫二玉關係疏遠了不少,情感轉趨淡薄,對八十回的伏線是有接續的。
黛玉成長,寶玉依然故我,終究會迎來一個出家、一個守活寡的結局,竊以為這是釵黛分享同一首判詞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