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和議既決,檜患飛異己,乃密奏召三大將論功行賞。韓世忠、張俊已至,飛獨後,檜又用參政王次翁計,俟之六七日。既至,授樞密副使,位參知政事上,飛固請還兵柄。五月,詔同俊往楚州措置邊防,總韓世忠軍還駐鎮江。
白話譯文:
這時宋金和議已經簽訂,秦檜害怕岳飛反對自己,於是秘密奏請高宗召還三位大將論功行賞。韓世忠、張俊已回到朝廷,唯獨岳飛後到,秦檜又使用參政王次翁的計謀,等待岳飛六七天時間。岳飛到後,任命他為樞密副使,位在參知政事之上,岳飛堅決請求交還兵權。五月,詔令他同張俊一起到楚州部署邊防,率領韓世忠的部隊還駐鎮江。
案:
「密奏召三大將論功行賞」是表面,實際是明褒暗貶,明升暗降。
「樞密副使」是虛銜,無實權,岳飛看得很清楚,「固請還兵柄」旨在順應高宗和秦檜的心意。
他萬萬沒料到「同俊往楚州措置邊防,總韓世忠軍還駐鎮江」會招來大禍。
初,飛在諸將中年最少,以列校拔起,累立顯功,世忠、俊不能平,飛屈己下之,幕中輕銳教飛勿苦降意。金人攻淮西,俊分地也,俊始不敢行,師卒無功。飛聞命即行,遂解廬州圍,帝授飛兩鎮節,俊益恥。楊麼平,飛獻俊、世忠樓船各一,兵械畢備,世忠大悅,俊反忌之。淮西之役,俊以前途糧乏訹飛,飛不為止,帝賜札褒諭,有曰:「轉餉艱阻,卿不復顧。」俊疑飛漏言,還朝,反倡言飛逗遛不進,以乏餉為辭。至視世忠軍,俊知世忠忤檜,欲與飛分其背嵬軍,飛義不肯,俊大不悅。及同行楚州城,俊欲修城為備,飛曰:「當戮力以圖恢復,豈可為退保計?」俊變色。
白話譯文:
當初,岳飛在各位大將中年齡最小,從一個小校層層提拔起來,多次建立顯赫戰功,韓世忠、張俊心中不服,岳飛委曲求全甘居他們之下,幕僚中年輕氣盛的官員勸說岳飛不要過於謙恭退讓。金軍進攻淮西,這裡本是張俊負責的防區,張俊開始時不敢迎戰,所以沒能立功。岳飛聽到命令立即行動,於是解了廬州之圍,高宗授予岳飛兩鎮節度使,張俊更加感到這是一種恥辱。楊麼平定之後,岳飛贈送張俊、韓世忠每人一艘樓船,武器裝備齊全,韓世忠十分高興,張俊反而認為這是岳飛故意羞辱他而懷恨在心。淮西之戰,張俊以前方缺糧恐嚇岳飛,岳飛沒有因此而停止前進。高宗賜信褒獎,其中有語:「轉運糧餉艱難險阻,但你卻不加顧慮。」張俊懷疑岳飛洩露了自己的話,回到朝廷後,反而散佈謠言說岳飛逗留不進,以缺乏糧草為藉口。到這時視察韓世忠軍時,張俊知道韓世忠忤逆秦檜,打算同岳飛一起瓜分韓世忠的背嵬軍,岳飛顧全大義不肯這樣做,張俊極為不高興,等到和岳飛一起去楚州城,張俊打算修繕城池作為防備,岳飛說:「應當盡力謀取收復失地,怎麼能做退守自保的打算?」張俊悖然變色。
案:
此記張俊倒戈陷害岳飛的種種因由。
張俊和岳飛結怨,肇始於以下六個方面:
(a) 岳飛年紀小,立功多,升職快,張俊心中不服;
(b) 金軍攻淮西,張俊不敢迎戰,岳飛聽到命令立即行動,獲高宗授予兩鎮節度使,張俊感到這是一種恥辱;
(c) 岳飛贈張俊一艘樓船,武器裝備齊全,張俊認為這是岳飛故意羞辱他,懷恨在心。
(d) 淮西之戰,張俊以前方缺糧恐嚇岳飛,岳飛沒有因此而停止前進。高宗賜信褒獎,其中有語:「轉運糧餉艱難險阻,但你卻不加顧慮。」張俊懷疑岳飛洩露了自己的話。
(e) 張俊打算和岳飛一起瓜分韓世忠的背嵬軍,岳飛顧全大義不肯這樣做,張俊極為不高興。
(f) 張俊打算修繕楚州城作為防備,岳飛反對。
會世忠軍吏景著與總領胡紡言:「二樞密若分世忠軍,恐至生事。」紡上之朝,檜捕著下大理寺,將以扇搖誣世忠。飛馳書告以檜意,世忠見帝自明。俊於是大憾飛,遂倡言飛議棄山陽,且密以飛報世忠事告檜,檜大怒。
白話譯文:
恰逢韓世忠的軍吏景著對總領胡紡說:「兩位樞密使如果瓜分韓世忠的軍隊,恐怕會引起事變。」胡紡將此上報朝廷,秦檜把景著逮捕關進大理寺,準備以此煽動謠言誣陷韓世忠。岳飛迅速寫信給韓世忠,把秦檜的用意告訴他,韓世忠面見高宗辯明自己。張俊因此極其憎恨岳飛,於是散佈謠言說岳飛倡議放棄山陽,並且秘密地把岳飛給韓世忠寫信這件事告訴秦檜,秦檜極為惱怒。
案:
此見岳飛與韓世忠聯上,張俊則和秦檜為一伙。
初,檜逐趙鼎,飛每對客嘆息,又以恢復為己任,不肯附和議。讀檜奏,至「德無常師,主善為師」之語,惡其欺罔,恚曰:「君臣大倫,根於天性,大臣而忍面謾其主耶!」兀朮遺檜書曰:「汝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必殺飛,始可和。」檜亦以飛不死,終梗和議,己必及禍,故力謀殺之。以諫議大夫万俟卨與飛有怨,風卨劾飛,又風中丞何鑄、侍御史羅汝楫交章彈論,大率謂:「今春金人攻淮西,飛略至舒、蘄而不進,比與俊按兵淮上,又欲棄山陽而不守。」飛累章請罷樞柄,尋還兩鎮節,充萬壽觀使、奉朝請。檜志未伸也,又諭張俊令劫王貴、誘王俊誣告張憲謀還飛兵。
白話譯文:
當初,秦檜將趙鼎逐出朝廷,岳飛常常對幕僚感歎惋惜,又把恢復中原作為自己的責任,不肯附和同金議和。閱讀秦檜奏章,到「德行沒有一定的師法標準,只要主張為善就可以師法」這句話時,厭惡他對皇帝的欺騙蒙蔽,憤怒地說:「君臣之間的倫常,根源於天性,臣下怎麼能忍心當面欺騙他的主子呢!」兀朮送給秦檜的信中說:「你每天都在請求和議,但岳飛卻正在謀取進攻河北,必須殺掉岳飛,然後才能夠議和。」秦檜也認為岳飛不死,終究要阻礙和議,自己也必然會遭到禍害,因此極力圖謀殺死岳飛。由於諫議大夫万俟卨與岳飛早有怨仇,就暗示万俟卨彈劾岳飛,又指示御史何鑄、侍御史羅汝楫接連上章彈劾論說,大概意思是說:「今年春天金軍進攻淮西,岳飛進軍至舒州、蘄州而不再前進,近來他和張俊在淮河一帶視察軍隊,又打算放棄山陽而不加防守。」岳飛多次上章請求罷免自己的樞密副使職務,不久又交還兩鎮節度使的官位,充任萬壽觀使、奉朝請。秦檜的意圖還沒有得到滿足,又指示張俊下令逼迫王貴,引誘王俊誣告張憲策劃迫使朝廷把兵權交還岳飛。
案:
岳飛能夠控制荊襄地區,全因趙鼎推薦,所謂「知上流利害,無如飛者」。偏偏秦檜將趙鼎逐出朝廷。
岳飛痛恨秦檜欺瞞君上,秦檜則認為岳飛不死,終究要阻礙和議,令自己遭殃。加上兀朮來信清楚要求「必殺飛,始可和」,岳飛於是不得不死。
在諫議大夫万俟卨、御史何鑄、侍御史羅汝楫連章彈劾下 (請注意,全屬臺諫官員),岳飛有兩大罪狀:
I. 金軍攻淮西,岳飛進軍至舒州、蘄州便不再前進,
II. 岳飛打算放棄山陽,不加防守。
另有一更大的罪狀:
III. 與張憲合謀,意圖重新奪取兵權。
這是張俊逼迫王貴、王俊誣告張憲所造出來。
岳飛多次上章請求罷免樞密副使職務,又交還兩鎮節度使的官位,充任萬壽觀使、奉朝請。可惜處處退讓並未能換得活命的機會,秦檜一心要他死,以成全和議。
檜遣使捕飛父子證張憲事,使者至,飛笑曰:「皇天后土,可表此心。」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既而閱實無左驗,鑄明其無辜。改命万俟卨。卨誣:飛與憲書,令虛申探報以動朝廷,雲與憲書,令措置使飛還軍;且言其書已焚。
白話譯文:
秦檜派遣使者逮捕岳飛父子證實張憲的事情,使者來到時,岳飛大笑說:「皇天后土,可以表明我的心跡。」秦檜開始命令何鑄審訊岳飛,岳飛撕開衣服把脊背給何鑄看,上面有「盡忠報國」四個大字,字跡深入皮膚之中。不久查實缺乏證據,何鑄說明岳飛無辜。秦檜又改命万俟卨審理。万俟卨誣衊岳飛曾寫信給張憲,讓張憲謊報敵情以聳動朝廷,岳雲也寫信給張憲,讓張憲採取措施讓岳飛回到軍中;並且說這些書信已經燒毀。
案:
「盡忠報國」又如何,難敵權奸誣衊構陷。
飛坐繫兩月,無可證者。或教卨以臺章所指淮西事為言,卨喜白檜,簿錄飛家,取當時御札藏之以滅跡。又逼孫革等證飛受詔逗遛,命評事元龜年取行軍時日雜定之,傅會其獄。歲暮,獄不成,檜手書小紙付獄,即報飛死,時年三十九。雲棄市。籍家貲,徙家嶺南。幕屬於鵬等從坐者六人。
白話譯文:
岳飛被關押兩個月,沒有找到可以證明他有罪的證據。有人教万俟卨以御史臺奏章所指責的淮西一事為藉口陷害岳飛,万俟卨高興地報告秦檜,查抄登記岳飛的家產,取走當時高宗寫給岳飛的書信收藏起來以滅跡。又逼迫孫革等人證明岳飛接到高宗詔令後仍逗留不進,命令大理寺評事元龜年把岳飛行軍日程顛倒排定,用來附會岳飛冤案。這年歲末,這件案子還是沒有成立,秦檜親自寫了一張紙條交給監獄,監獄當即報告岳飛死亡,當時年僅三十九歲。岳雲被斬首棄於鬧市,登記並沒收岳飛的全部家產,全家被遷徙到嶺南。岳飛的幕僚於鵬等六人也被牽連定罪。
初,飛在獄,大理寺丞李若樸何彥猷、大理卿薛仁輔並言飛無罪,卨俱劾去。宗正卿士㒟請以百口保飛,卨亦劾之,竄死建州。布衣劉允升上書訟飛冤,下棘寺以死。凡傅成其獄者,皆遷轉有差。
白話譯文:
當初,岳飛被關在獄中時,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彥猷,大理卿薛仁輔等都說岳飛無罪,万俟卨都把他們彈劾趕走。宗正卿趙士㒟請求以全家老少百口人的性命擔保岳飛,万俟卨也彈劾他,趙士㒟被貶逐建州而死。平民劉允升上書朝廷為岳飛鳴冤,被關到大理寺處死。凡是附會湊成岳飛冤獄的人,都不同等級地升了官。
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時洪皓在金國中,蠟書馳奏,以為金人所畏服者惟飛,至以父呼之,諸酋聞其死,酌酒相賀。
白話譯文:
岳飛一案準備上報時,韓世忠憤憤不平,到秦檜那裡質問真憑實據,秦檜說:「岳飛兒子岳雲寫信給張憲這件事雖不明確,但這件事情或許有的。」韓世忠說:「『或許有』三個字,怎麼能夠使天下人信服?」當時洪皓正出使金國,派人迅速送回一封蠟書上奏高宗,說金國所畏服的只有岳飛一人,甚至稱呼他為岳爺爺,金國將領聽說他已被處死,舉杯互相慶賀。
案:
岳飛既死,金人再無後顧之憂,南宋以自毀長城,換來一紙和約,代價都算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