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彥及其子曹璽有份平定姜瓖發起的反清鬥爭。
姜瓖,陝西榆林人,世代為明朝軍官,任大同總兵,賜「鎮朔將軍印」。崇禎十七年 (1644 年) 三月,李自成攻克太原,姜瓖投降。同年四月,清兵進攻大同,姜瓖殺大順守將,歸順滿清。他未幾隨阿濟格 (努爾哈赤第十二子,與多爾袞、多鐸為同母兄弟) 征伐,立有戰功。
多鐸病故、多爾袞染病,姜瓖乘機在大同起義,歸附南明政權。他連陷附近府縣,以割除辮子為標誌,遵用永曆正朔。多爾袞得知消息,派阿濟格載紅衣大炮急赴大同,展開圍剿,同時對姜瓖勸降。姜瓖漸告不敵,大同城內彈盡糧絕,「兵民飢餓,死亡殆盡,余兵無幾」,守將楊振威等人終於斬殺姜瓖及其兄弟首級,獻城投降。
阿濟格入城,痛恨城內軍民固守,下令屠城,除楊振威等人及家屬,「從逆之官、吏、兵、民盡行誅之」,株連甚廣。
張普陶在<大同知府曹振彥功過新考>披露了曹振彥父子在大同犯下的罪行。張氏指出,曹振彥雖然對阿濟格的屠城命令感到震驚,但刀架在脖子上,他非做不可。結果,一時間,五萬多赤手空拳的降卒,特別是七八萬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被殺害殆盡,大同城內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燒奸掠奪,頓成廢墟。
大同城有一石碑寫著:「戊子之變,誰非赤子,誤陷湯火,哀此下民,肝腦塗地。是非莫辯、玉石俱焚,蓋以楚猿禍林、城火殃魚,此亦理與勢之所必至者,睇此蕪城,比於吳宮晉室,鞠為茂草,為孤鬼之場者,五閱春秋。哲人以黍離之悲,彷徨不忍釋者。」可見是次屠城之慘烈。
曹振彥、曹璽父子是透過雙手沾滿大同人民的鮮血,從而獲得滿清當權者賞識,平步青雲。他們是「幫兇」,與吳三桂類似,並不能因為是曹雪芹祖先而被洗刷掉。
屠城過後,由於曹家對清廷忠誠,曹璽被提拔為皇宮二等侍衛,曹振彥被允許參加貢士考試,並通過考試,完成了從教官到貢士,從包衣到仕官,從軍界到政界的轉變。不久,他被任命為山西平陽府吉州知州,升山西等處承宣佈政使司陽和府 (即大同府) 知府,官至兩浙都轉鹽運使。
曹璽妻子孫氏,是康熙的奶媽,馮景《解春集文鈔》卷四《御書萱瑞堂記》記載:「康熙己卯夏四月,皇帝南巡迴馭,止蹕於江寧織造臣曹寅之府;寅紹父官,實維親臣、世臣,故奉其壽母孫氏朝謁。上見之,色喜,且勞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賞賚甚厚。會庭中萱花開,遂御書『萱瑞堂』三大字以賜。」
《紅樓夢》第三回黛玉進榮國府:「黛玉便知這是正內室,一條大甬路,直接出大門的。進入堂屋中,抬頭迎面先看見一個赤金九龍青地大匾,匾上寫著斗大的三個大字,是『榮禧堂』,後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書賜榮國公賈源』,又有『萬機宸翰之寶』。」
「榮禧堂」三字,便是以「萱瑞堂」為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