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8日 星期五

晴雯之死的多重意義

晴雯之死所折射出來的意義是多重的,概言之,它反映:

(1) 現實的政治奪權衝擊大觀園,大觀園的美好及理想性破滅;

(2) 寶玉願作「護花使者」的理想幻滅,其亦失去人生自主;

(3) 寶黛愛情聯繫橋樑的摧折;

(4) 黛玉之死,以及與寶玉無緣;

(5) 中國人獨有的喪葬祭祀觀。

先看 (1)。晴雯被逐而死,跟王夫人誤信邢夫人心腹王善保家的進讒分不開。第七十四回「晴雯倒箱」:

挨次都一一搜過,到了晴雯的箱子,因問:「是誰的,怎麼不打開叫搜?」襲人方欲替晴雯開時,只見晴雯挽著頭髮闖進來,「豁唧」一聲,將箱子掀開,兩手提著底子,往地下一倒,將所有之物盡都倒出來。王善保家的也覺沒趣兒,便紫漲了臉,說道:「姑娘,你別生氣。我們並非私自來的,原是奉太太的命來搜查。你們叫翻呢,我們就翻一翻,不叫翻,我們還許回太太去呢。哪用急得這個樣子!」

晴雯聽了這話,越發火上加油,便指著他的臉說道:「你說你是太太打發來的,我還是老太太打發來的呢!太太那邊的人我也都見過,就只沒見過你這個有頭有臉大管事的奶奶!」鳳姐見晴雯說話鋒利尖酸,心中甚喜,卻礙著刑夫人的臉,忙喝住晴雯。

請注意,王善保家的是「奉太太的命來搜查」,「太太」是誰?王夫人。晴雯如何反擊?「我還是老太太打發來的呢」,「老太太」是賈母。整件事很清楚,從抄檢大觀園乃至晴雯被逐,根本是王夫人聯同邢夫人奪賈母權的一場政變!邢夫人意圖奪權,柳嫂子、秦顯家的一事可窺,王夫人欲架空賈母,「鴛鴦女誓絕鴛鴦偶」一回也可略知一二。至此,二人聯手,首當其衝看似是晴雯,實際是晴雯所忠於的主子遭殃,即賈寶玉也。

事實上,不只晴雯被逐,四兒、芳官都受牽連,余英時表示,大觀園的秩序,皆必從「石兄」掛號。今王、邢牽起政治奪權風暴,矛頭針對賈寶玉,寶玉固然欲護花而不得,大觀園一剎那由美好、理想之地墮落成「蛛絲兒結滿雕樑」也實在不難想像。(1) 和 (2) 是一體的兩個方面。

關於寶玉人生失去自主,第七十七回以下兩段可以為證:

可巧正值寶玉從外頭進來,一見帶了司棋出去,又見後面抱著許多東西,料著此去再不能來了。因聞得上夜之事,又兼晴雯之病也因那日加重,細問晴雯,又不說是為何。上日又見入畫已去,今又見司棋亦走,不覺如喪魂魄一般,因忙攔住問道:「哪裡去?」周瑞家的等皆知寶玉素昔行為,又恐嘮叨誤事,因笑道:「不干你事,快唸書去罷。」寶玉笑道:「好姐姐們且站一站,我有道理。」周瑞家的便道:「太太吩咐不許少捱時刻,又有什麼道理?我們只知道太太的話,管不得許多。」

王夫人命:「回去好生唸唸那書,仔細明兒問你。才已發下狠了。」寶玉聽如此說,方回來……

寶玉是「愚頑怕讀文章」,王夫人乃至其心腹竟不斷迫他讀書,這還有什麼人生自主可言?簡直和光緒被囚瀛台沒分別!

寶玉失勢,與黛玉的愛情自然不能不受影響,晴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常被人忽略了,就是她曾受寶玉叮囑,送兩條舊手帕給黛玉。晴雯是寶黛愛情的橋樑。第三十四回:

襲人去了,寶玉便命晴雯來,吩咐道:「你到林姑娘那裡,看他做什麼呢。他要問我,只說我好了。」睛雯道:「白眉赤眼兒的,做什麼去呢!到底說句話兒,也像件事啊。」寶玉道:「沒有什麼可說的麼。」晴雯道:「或是送件東西,或是取件東西,不然我去了怎麼搭訕呢?」寶玉想了想,便伸手拿了兩條舊絹子,撂與晴雯,笑道:「也罷,就說我叫你送這個給他去了。」晴雯道:「這又奇了,他要這半新不舊的兩條絹子?他又要惱了,說你打趣他。」寶玉笑道:「你放心,他自然知道。」晴雯聽了,只得拿了絹子,往瀟湘館來。

兩條舊手帕的意涵,白先勇說得最好,這是兩個人最親密的結合,兩人愛情的信物。

晴雯之死,實際暗示寶黛愛情夭折了,誰導致寶黛愛情夭折?就是迫死晴雯的王夫人。(3) 是在這個意義上說。

晴雯是黛玉重影,已是紅學界共識,加上「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脂批:

如此我亦為妥極。但試問當面用「爾」 「我」字樣究竟不知是為誰之讖,一笑一嘆。一篇誄文總因此二句而有,又當知雖晴雯而又實誄黛玉也。奇幻至此!若云必因晴雯誄,則呆之至矣。

晴雯之死預示黛玉之死,與寶玉無緣,(4) 該可以肯定。

至於 (5),晴雯之死與寶玉撰文致祭乃全部《紅樓夢》出入幽明之際的一場大戲。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編》有<死生之說與幽明之際>,人得以出生入死,在生者能與已死者交流互動,關鍵在於情。此和湯顯祖<牡丹亭題記>:「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是相通的,為中國文化之精華所在。

寶玉撰<芙蓉女兒誄>,在芙蓉花前致祭,那時晴雯已死,全靠寶玉內心之真情,讓已死的晴雯的形象在其心目之前再一次呈現,也透過誄文的文字,讓已死的晴雯的事跡在其心目之前再一次呈現,情令死者可以生,正是如此也。

又由已死者形象性格容貌之重現,繼而對之不捨、傷心、難過,生不如死,這是「生者可以死」。但何解會「生者可以死」?正因為生者有情,在寶玉的例子,他對晴雯有情,「一往而深」,自然就難過傷心。

整個通幽明的過程必須經過祭禮的儀式,曹雪芹為寶玉安排一個簡單而隆重的對晴雯的致祭,從而讓寶玉通幽冥,表達對晴雯的哀悼與思念,這變相為中國的喪葬祭禮文化留下極為具體、生動、深刻的一筆。後人想瞭解中國的喪葬祭禮文化,不能不看晴雯之死。周汝昌指《紅樓夢》是進入中華文化的一把總鑰匙,也是從這個意思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