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被命定為自由」(Man is condemned to be free) 是法國哲學家、作家、小說家、政治活動家沙特 (Jean-Paul Sartre) 的名言。
沙特 1905 年生於巴黎一個富裕家庭。在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攻讀哲學期間,遍讀笛卡兒、康德、柏拉圖等人的作品,並結識「終生伴侶」西蒙・波娃 (Simone de Beauvoir)。1933 年,他前往柏林進修胡塞爾現象學,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1938 年出版小說《嘔吐》(Nausea),透過故事情節和人物言行表現其存在主義思想,反應不俗。
德軍入侵波蘭,沙特投身軍伍,仍不忘閱讀和寫作。他不久被德軍俘虜。於戰俘營內,沙特讀到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的《存有與時間》(Being and Time)。他後來重返巴黎,1943 年寫下鉅著《存在與虛無》(Being and Nothingness)。沙特在書中系統地表述自己多年來對人與世界關係的思考。時值二戰結束,價值信仰失落,書甫出版,竟吸引了大批讀者,使存在主義成為五十年代最具影響力的思潮,這本書也掀起了法國存在主義運動。
沙特還完成長篇小說《自由之路》(The Roads to Freedom) 數卷,兼撰有劇作《蒼蠅》(The Flies)。1945 年 10 月,他發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Existentialism is a Humanism) 演講,提出「存在先於本質」:「我代表的無神論的存在主義宣稱如果世上沒有上帝,至少還有一個存在,一個先於本質的存在,一個在可透過任何觀念定義前便既存的存在,這個存在便是人,又或者像海德格所說的人的實在性。」「上帝已死」的觀點,脫胎自杜斯妥也夫斯基 (Fyodor Dostoevsky)「如果上帝不存在,則任何事情都被允許」,竊以為這是存在主義的起點。
政治取態上,沙特五十年代初開始左傾。梅洛龐蒂 (Maurice Merleau-Ponty)、卡繆 (Albert Camus) 因此和他決裂。1954 年 5 月,沙特訪問蘇聯。1955 年 9 月,訪問中國。之後又訪問古巴、巴西。儘管被視為叛徒和法國之敵,沙特依然故我,更親自上街參加遊行和靜坐示威。進入六十年代,沙特堅決反對美國介入越南戰爭、指斥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乃戰犯所為、支持法國大學生反對越南戰爭和校規。
1973 年,沙特失明。1980 年 4 月,一代大哲去世,享年七十四歲。
沙特立足在「上帝已死」的前提,指出人的本質是由人自己的每個選擇所塑造。而人能做出每個選擇,首先其必須真實地存在,他說:
「人首先存在,碰到各種遭遇,世界起伏不定,然後限定自己。因為,人在開始時一無所有,只是後來才成為甚麼。」(<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因此無所謂人性,因為沒有上帝去創造這個概念,人赤裸裸地存在。他不是想像中的自己,而是意欲成甚麼才是甚麼;他存在之後,才能想像他自己是什麼,這是在他躍進存在之後意欲的,人除自我塑造之外甚麼也不是。」(同上)
他人可以提供參考意見,卻不能代替你去選擇。繼續學業或就業,靠自己;跳下去自殺或堅持活著,亦靠自己。所有選擇永遠只可由你一個人自己決定,這個意義下,「人是被命定為自由」。
選擇同時包含後果的承擔,既然所有選擇永遠只可由你一個人自己決定,換句話說,所有由選擇衍生的後果都必須由你一個人自己承擔,人不能推卸責任。
順帶一提,西蒙・波娃也是一位哲學家,其代表作《第二性》(The Second Sex),堪稱為現代女權主義奠基。她雖為沙特的「終生伴侶」,二人卻允許另一半跟別的男人 / 女人建立情感乃至性關係,這種開明,這種前衛,相信現在的人仍是覺得難以接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