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 (F. D. Roosevelt) 提出的「四大自由」,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他說:「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享有四項基本自由:人人享有發表言論和表達意見之自由;人人享有宗教信仰之自由;人人享有免於匱乏的自由;人人享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羅斯福,第 32 任美國總統。他曾於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推行新政 (New Deal) 以挽救美國經濟。二戰爆發,納粹德軍攻打英國,羅斯福利用《租借法案》(Lend-Lease Program) 向英國提供經濟及軍事援助。「珍珠港事件」後,他領導美國加入盟軍。隨著盟軍劣勢逐漸扭轉,羅斯福著力重建戰後世界秩序。聯合國成立,「聯合國」一詞乃羅斯福率先使用,用以描述盟軍諸國。1945 年 4 月,羅斯福因腦溢血逝世,終年 63 歲,杜魯門 (H. S. Truman) 接任總統。
「四大自由演講」發表於 1941 年 1 月 6 日。時值日本剛偷襲珍珠港,美國亦向日本宣戰,整篇演講主要是關於美國國家安全,以及肆虐東半球的軸心國對其他民主國家構成的威脅。羅斯福又概述美國對參戰盟友所做出的貢獻。
羅斯福說:
「在未來我們力求安定的日子裡,我們期待一個建立在四大人類基本自由之上的世界。
第一個是言論和表達的自由 - 在世界各地。
第二個是每個人以自己的方式敬拜上帝的自由 - 在世界各地。
第三個是免於匱乏的自由 - 翻譯成世界經濟的表達,這意味著保障每一個國家的居民健康和平的生活的經濟理念 - 在世界各地。
第四個是免於恐懼的自由 - 其中,從全球的角度說,意味著世界範圍的裁軍是如此徹底,以至於沒有一個國家有能力做出任何對鄰居的物理攻擊行為 - 在世界任何地方。
這不是對遙遠的千禧年的幻想。
它是我們這個時代、這個世代的人可以達到的世界的堅實基礎。
那樣的世界和暴政下獨裁者企圖用炸彈的威力創造的所謂新秩序是截然對立的。」
自由不是一盤散沙,也不是放任地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自由有界限,以不傷害他人的自由為準則,它是一系列受憲法保障的基本政治權利,故云「基本自由」(basic liberties)。
言論表達自由為何是「四大自由」之一?密爾 (John Stuart Mill) 指出,如果沒有言論表達自由,真理就永遠被埋沒,無法驅逐謊言,因而令人不可從錯誤中認清真實,窒礙科學、法律及政治上的進步。
宗教信仰自由成為另一「四大自由」,是血的教訓。十六、十七世紀的歐洲,十字軍東征,基督教、伊斯蘭教戰爭不斷,造成大量人民傷亡。戰爭的可怖使不同教派意識到,宗教寬容和政教分離才是和平共處的最佳辦法。宗教寬容被寫於憲法上,受憲法保障,即是宗教信仰自由。
要本乎良心講真話,堅持敬拜自己心中的上帝 (即運用言論及宗教自由),需要有經濟條件支撐。一個朝不保夕、窮得只剩下生存的人,言論表達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永遠不過是一紙空文。李敖說:「讀書人只有經濟獨立了,人格才能獨立」,所言非虛。「免於匱乏的自由」意味著講究分配正義 (distributive justice)、經濟保障,觀乎新政核心以「救濟」為首出,由政府出面,透過政策幫助窮人和失業者,「免於匱乏的自由」是羅斯福奉行社會民主主義的標誌。
二戰打得如火如荼,德、意、日三國肆無忌憚,「免於恐懼的自由」旨在為美國加入盟軍對抗軸心國正名,說明與殘民以逞的侵略國對著幹,與殘民以逞的政府對著幹,是應有之義。
「四大自由」被《世界人權宣言》吸收,《宣言》序言有:「鑑於對人權的無視和侮蔑已發展為野蠻暴行,這些暴行玷污了人類的良心,而一個人人享有言論和信仰自由並免予恐懼和匱乏的世界的來臨,已被宣布為普通人民的最高願望……」可以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