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說過以下一番話:「一句哲理在年輕人嘴裏說出和在老年人嘴裏說出是不一樣的。年輕人說的只是這句哲理本身,儘管他可能理解得完全正確。而老年人不只是說了這句哲理,其中還包含了他的全部生活!」
黑格爾,德國哲學家,年少時被斯賓諾莎、康德、盧梭等人的著作吸引,曾致力於批判康德及其後繼者費希特的觀念論哲學。1801 年,他到耶拿大學哲學系。1805
年,成為耶拿大學正式教授。次年 10
月,黑格爾完成首部著作《精神現象學》,時值拿破崙軍隊攻佔耶拿城。1818年,他應聘到柏林大學哲學系接任費希特的教席。1829 年成為柏林大學校長。1831
年死於霍亂。
年輕人頭腦靈活,才思敏捷,他們因而可以對一句哲理理解得完全正確。然而,客觀理解一句哲理不等於已把該哲理全幅融化於個人生命中。要把哲理全幅融化於個人生命中,需要時間,需要經歷,需要工夫。
朱子《四書集注》引程子曰:「如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這個「讀」字有別於常識意義的「讀」,正是把哲理全幅融化於個人生命中的意思。「凡看語孟,且須熟讀玩味。須將聖人言語切己,不可只作一場話說。」「只作一場話說」是對哲理理解得完全正確,此還不夠,「須熟讀玩味」、「須將聖人言語切己」,熟讀玩味、以哲理規範日常生活就是為了把哲理全幅融化於個人生命中。
牟宗三將真理分成兩種:外延真理、內容真理。後者往往由帶情感的主體藉一些事件印證出,主觀見地裡反映人生世相的真實性。哲理恰好屬於內容真理。
南宋詞人辛棄疾撰<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少年缺乏人生經歷,所以「不識愁滋味」,到了年紀漸老,滿面皺紋,滿頭白髮,歷遍滄桑,方「識盡愁滋味」。其實哲理與生命合一何嘗不是如此呢?所以一句哲理,對老年人來講,「還包含了他的全部生活」。
黑格爾又說過:「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為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所篤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