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 年 3 月 8
日,聖彼得堡工人因麵包嚴重短缺、工廠環境惡劣,發動罷工,進行示威遊行。工人走上街頭,呼喊著「給我們麵包!」罷工獲社會主義者支持。不久,學生、教師等亦加入其中。杜馬為了防止革命發生,決議迫使沙皇退位。尼古拉二世卻不知事件的嚴重性,把部份前線軍隊調返聖彼得堡鎮壓,局勢轉趨緊張。
3 月 11 日,俄軍接到尼古拉二世的命令。然而,他們不想遵從,決定叛變。3 月 12
日早晨,許多俄軍將士選擇同情示威者,在街頭向維持秩序的警察開火。警察不敵,倒戈加入動亂行列。羅曼諾夫王朝大勢已去。
尼古拉二世在前線指揮作戰,「坦能堡戰役」(Battle of Tannenberg) 的慘敗,令他意志消沉。面對國內反政府浪潮熾熱,沙皇心生恐懼。於是他在
3 月 15 日退位,臨時政府成立,俄羅斯帝國變為俄羅斯共和國。
臨時政府的總理為亞歷山大・克倫斯基 (Alexander Kerensky)。克倫斯基實行資本主義政策,兼繼續參加一戰,令人民非常不滿。
一戰後期,俄軍有超過一百七十萬士兵陣亡,五百九十萬人受傷,士氣低落。後方出現嚴重饑荒,物資短缺,彈藥武器俱不足夠。更有甚者,俄國經濟被戰爭拖垮。1917
年的工業生產總值大幅下降,企業倒閉,釀成大規模失業。物價飛漲,民不聊生。負債累累,財政將近破產。
9 月開始,俄國境內陸續有工人發動大規模罷工。10
月,農民起來反抗地主。與此同時,前線將士、各城市的衛戍部隊、波羅的海艦隊拒絕承認臨時政府的合法性,不再執行其任何命令。臨時政府岌岌可危。
二次革命爆發時,列寧獲德國安排,從瑞士重返俄國。德國這樣做,是要引爆俄國的內部問題,以瓦解俄軍在東線的攻勢。
1917 年 4 月 16 日,列寧乘坐鐵路列車抵達彼德格勒
(即聖彼得堡)。他發表演講,譴責臨時政府,並呼籲實行無產階級革命。數天後,列寧發表《四月提綱》,公開譴責社會革命黨
(克倫斯基所屬政黨),以及支持臨時政府的孟雪維克,批評兩者背叛社會主義。
列寧主張:
1. 馬上與德國、奧匈帝國恢復和平狀態;
2. 工業和銀行國有化;
3. 土地一律收歸國家。
此對貧苦工人和農民無疑有很大的吸引力。
接著幾個月,他不斷通過文章、演講,宣揚其理念。隨著臨時政府漸失民心,布爾什維克的激進主張慢慢獲得支持。
1917 年 8 月,陸軍總司令拉夫爾・格奧爾基耶維奇・科爾尼洛夫將軍嘗試發動政變推翻臨時政府,克倫斯基允許布爾什維克組織工人,建立赤衛隊 (Red
Guards,日後蘇聯工農紅軍的前身),保衛城市。
政變失敗,布爾什維克聲勢越來越大。孟雪維克和社會革命黨因親近臨時政府,失去大量民眾支持。10 月 23
日,列寧參加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會議,再度主張政黨應領導武裝起義,推翻臨時政府,結果獲得 10 票支持、2 票反對。
10 月 24 日,布爾什維克於斯莫爾尼宮召開最後一次會議,成立軍事革命委員會。軍事革命委員會責令赤衛隊有組織地佔領政府主要機構、關鍵通訊及軍事設施。11
月 7 日,赤衛隊圍攻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8 日凌晨,冬宮失陷,克倫斯基出逃。列寧草擬《告俄國公民書》,宣佈臨時政府被推翻,組建新政府。
1918 年 3 月 3 日,新政府與德意志帝國簽訂《布列斯特 - 立陶夫斯克條約》(Treaty of Brest-Litovsk)
,俄國正式退出一戰,東線戰事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