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日 星期二

山陵事件

真宗死,仁宗繼位,劉太后臨朝。丁謂「進司徒兼侍中,為山陵使」,負責監督帝陵的建造。

宦官雷允恭任山陵都監,判司天監邢中和對他說:「今山陵上百步的地方,是個好地穴,風水格局類似汝州秦王 (即趙廷美) 墳,有利皇室子孫繁衍,但恐怕下面有石頭和水,影響工程進度。」允恭道:「先帝只得一個子嗣,如果陵寢的風水像秦王墳,使當今聖上能擁有多些子孫,何妨移築?」中和說:「上移陵墓茲事體大,踏行覆按,動輒耗費許多日子,恐怕趕不及七月的葬期!」允恭曰:「你即管把陵墓上移,我快馬入京請示太后。」

允恭素來恃寵驕橫,無人敢違逆其意。擅自更易皇堂 (皇帝的墓室) 地,他以為劉太后會准許,豈知太后說:「此大事,何輕易如此!」允恭答:「使先帝宜子孫,何為不可?」絲毫不知自己僭越。太后不高興,拋出一句「你出去跟山陵使商議是否可行吧!」允恭把事件告訴丁謂,丁謂唯唯諾諾。

因為雷允恭堅持,夏守恩領數萬工徒開挖。起初兩日,挖出多半是石頭。不久,石盡水出,地穴頓時變成一口池塘。工徒們喧鬧起來,夏守恩懼怕工程不能成功,命眾人中止工作,奏請待命。丁謂包庇允恭,內侍毛昌達自陵寢施工地點返還,將所見種種上奏,劉太后責問丁謂,丁謂才請派使者前往視察。

使者視察後,建議重用舊皇堂地,劉太后遣王曾覆視。王曾回來,求單獨奏對,太后允許。王曾說:「丁謂包藏禍心,令允恭移皇堂於絕地。」(宋代風水專著《地理新書》載:「穿地得碎石、碎炭,主後世兒孫離鄉死亡;明堂中掘出了水,主後代子孫有癘疾與病瘡。」雷允恭擅移皇堂,變相為宋朝皇室選了一塊大凶之地。) 太后大驚,非常憤怒,打算一併誅殺丁謂、允恭。馮拯進言:「謂固有罪,然帝新即位,亟誅大臣,駭天下耳目。」劉太后最終只誅允恭等人。

死罪可免,活罪難饒,數日後,劉太后與仁宗坐承明殿,召馮拯、曹利用等諭曰:「丁謂為宰相,乃與宦官交通,謂前附允恭奏事,皆言已與卿等定議,故皆可之。且營奉先帝陵寢而擅有遷易,幾誤大事。」馮拯等奏曰:「自先帝登遐,政事皆謂與允恭同議,稱得旨禁中。臣等莫辨虛實,賴聖神察其姦,此宗社之福也。」丁謂貶為太子少保,馮拯接任山陵使。

女道士劉德妙曾以巫師身份出入丁謂家中。丁謂事敗,劉德妙亦遭逮捕。德妙作供時表示,丁謂教她「假托老君說禍福之事」。她於丁謂家設神像,晚上在園裡設壇打醮,雷允恭多次前來祈禱。真宗駕崩,丁謂引她入宮,妖言惑眾。德妙的坦白,令丁謂再被貶為崖州司戶參軍。

「(丁) 謂機敏有智謀,憸狡過人,文字累數千百言,一覽輒誦。在三司,案牘繁委,吏久難解者,一言判之,眾皆釋然。善談笑,尤喜為詩,至於圖畫、博奕、音律,無不洞曉。每休沐會賓客,盡陳之,聽人人自便,而謂從容應接於其間,莫能出其意者。」可見丁謂確實是個人才。

可惜「真宗朝營造宮觀,奏祥異之事,多 (丁) 謂與王欽若發之。」

丁謂晚年「專事浮屠因果之說,其所著詩並文亦數萬言」。他「在崖州逾三年,徙雷州,又五年,徙道州」。仁宗景佑四年 (公元 1037 年),丁謂在光州逝世。

[主要參考資料]

1. 脫脫等,《宋史》。

2. 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