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三年 (公元 925 年),李存勗派遣兒子李繼岌、侍中郭崇韜攻滅前蜀。
前蜀開國君主王建,年少時為無賴,「黃巢之亂」爆發,他投靠唐室,護衛僖宗,獲封為西川節度使、壁州刺史。昭宗大順二年 (公元 891
年),王以二千精兵打敗陳敬瑄五萬兵,攻佔成都。未幾取得東川梓、渝諸州 (今四川),以及山南西道 (秦嶺以南,劍門關以北) 控制權。天復三年 (公元 903
年),昭宗封他為蜀王。
朱全忠篡唐,王建不承認,建國號「大蜀」,以成都為首都,史稱「前蜀」。在位 12 年,勵精圖治,注重農桑,興修水利,與民休息,蜀中大治。
可惜其長子王宗仁殘廢。次子王宗懿被立為太子,驕橫跋扈,更與樞密使唐道襲有隙,唐道襲揚言宗懿必反,宗懿竟狠下毒手,殺死唐。王建派兵鎮壓,廢宗懿為庶人
(早立太子絕非好事。唐太宗立李承乾,清康熙立胤礽,都以叛亂謀反收場,可以為證),另於三子王宗輅和八子王宗傑中擇嗣。在徐賢妃和宰相張格等悉心經營下,大臣們請求立王衍
(徐賢妃之子) 為太子,王建也誤以為王衍得人心,表示同意。王建死,王衍繼位,是為蜀後主。
王衍奢侈荒淫,寵信宦官王承休,對北方政局不聞不問,前蜀國勢日衰一日。
李存勗滅後梁,定都洛陽,旋即劍指前蜀。繼岌為存勗長子,劉玉娘所生,封魏王,兼任西南行營都統。郭崇韜則是李克修親信
(克修死,改隨其堂兄李克用),以廉潔幹練著稱,曾接納後梁將領康延孝來降、獻計,「夜渡楊劉,從鄆州入襲汴,用八日而滅梁」,授侍中、成德節度使,封趙郡公。奉命遠征,任東北面行營都招討使,為軍隊實際統帥。
唐軍一路勢如破竹,蜀軍潰敗,王衍養兄齊王王宗弼迫逼王衍投降,前蜀滅亡。
不過,宦官李從襲素來痛恨郭崇韜,向延嗣 (也是宦官) 帶詔書入蜀促郭班師回朝
(郭遲遲未能班師原因:「時蜀土初平,山林多盜,孟知祥未至,崇韜令任圜、張筠分道招撫,慮師還後,部曲不寧,故歸期稍緩」),從襲乘機誣陷郭意圖謀反:「魏王,貴太子也,主上萬福,郭公專弄威柄,旁若無人。昨令蜀人請己為帥,郭廷誨擁徒出入,貴擬王者,所與狎遊,無非軍中驍果,蜀中凶豪,晝夜妓樂歡宴,指天畫地,父子如此,可見其心。今諸軍將校,無非郭氏之黨,魏王懸軍孤弱,一朝班師,必恐紛亂,吾屬莫知暴骨之所!」
向延嗣又上奏:「臣問蜀人,知蜀中寶貨皆入崇韜之門,言崇韜得金萬兩,銀四十萬,名馬千匹,王衍愛妓六十,樂工百,犀玉帶百。廷誨自有金銀十萬兩,犀玉帶五十,藝色絕妓七十,樂工七十,他財稱是。魏王府,蜀人賂遺不過遣匹馬而已。」
李存勗派馬彥珪審視郭是否有異心再作決定,劉皇后卻擔心自己親生兒子被加害,暗中下教令殺郭。
《資治通鑑》有以下一段:「諸軍部署已定,是日,馬彥珪至,以皇后教示繼岌,繼岌曰:『大軍垂發,彼無釁端,安可為此負心事!公輩勿復言。且主上無敕,獨以皇后教殺招討使,可乎?』李從襲等泣曰:『既有此跡,萬一崇韜聞之,中塗為變,益不可救矣。』相與巧陳利害,繼岌不得已從之。」
透過這條,我們可知李繼岌和郭崇韜之間並無矛盾,李亦不想郭死。
奈何事與願違,「從襲以繼岌之命召崇韜計事,繼岌登樓避之。崇韜方升階,繼岌從者李環撾碎其首,並殺其子廷誨、廷信。」
沒多久,存勗處死為郭叫屈的李存乂 (存勗弟,郭崇韜女婿)、族誅疑與郭一同謀反的李繼麟。後唐將士人心惶惶,深恐他朝將獲得類似悲慘遭遇,兵變於是不絕。
孟知祥入成都,即皇帝位,繼續以「大蜀」為國號,史稱「後蜀」。
[主要參考資料]
1. 薛居正,《舊五代史》。
2. 司馬光,《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