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4日 星期一

唐朝滅亡

宣宗死,神策軍中尉王宗實等矯詔擁立李漼為帝,是為懿宗。

懿宗縱情聲色,崇抑佛法,「廣造浮圖、寶帳、香輿、幡、幢、蓋以迎之,皆飾以金玉、錦繡、珠翠。自京城至寺三百里間,導以禁軍、兵杖、公私音樂,沸天燭地,綿亙數十里。儀衛之盛,過於郊祀,元和之時不及遠矣。富室夾道為彩樓及無遮會,竟為奢靡。」

翰林學士劉允章見懿宗把「大中之治」的成績敗得乾乾淨淨,作《直諫書》,提出「國有九破」:「終年聚兵,一破也。蠻夷熾興,二破也。權豪奢僭,三破也。大將不朝,四破也。廣造佛寺,五破也。賂賄公行,六破也。長吏殘暴,七破也。賦役不等,八破也。食祿人多,輸稅人少,九破也。」

隨著裘甫、龐勛相繼起事,大規模民變卒之出現。

接懿宗棒的是唐僖宗李儇,年僅十二歲,朝政由宦官田令孜把持。

他「好騎射,劍槊,法算。至於音律,蒱博,無不精妙。好蹴鞠,鬥雞。與諸王賭鵝,鵝一頭至五十緡。尤善擊毯,嘗謂優人石野豬曰:『朕若應擊毯進士舉,須為狀元。』對曰:『若遇堯舜作禮部侍郎,恐陛下不免黜放。』」跟杜牧《范陽盧秀才墓誌銘》中的盧秀才沒有分別 (盧生只知「擊球飲酒,策馬射走兔」,卻不知周公、孔子是誰。僖宗與之相近,反映唐末君主有胡化傾向,比觀唐初太宗看不過眼李承乾的胡化作風,可見唐室末日黃昏矣)。

王仙芝起事,黃巢予以響應,聲勢浩大 (二人皆以販賣私鹽起家,累積大量財富,故能起兵。元末方國珍也是販賣私鹽為生)。仙芝死後,黃巢代領其眾,先克廣州,再回師北上,陷洛陽,入潼關,佔長安 (廣明元年,即公元 880 年,十一月)。宰相盧攜服毒自殺,田令孜率五百神策軍護送僖宗入四川,同時召沙陀人李克用領兵援救。李克用把黃巢逐出關中。未幾,黃巢部將朱溫降唐。中和四年 (公元 884 年),黃巢死於泰山虎狼谷。

「黃巢之亂」雖然結束,但餘波未了。秦宗權 (曾因兵敗投降黃巢) 在蔡州稱帝,四處劫掠,據聞其用車盛載鹽醃的死屍,以作軍糧,又周圍擄掠百姓,任意烹殺煮食。秦後來被朱溫擒獲斬殺。

劉漢宏據浙東,李昌符據鳳翔,諸葛爽據河陽、洛陽,高駢據淮南八州......中央政府無力節制,天下已然分裂。值得注意是兩大巨頭:朱溫 (賜名全忠) 坐鎮汴梁,李克用則盤踞太原。前者手握南北運河命脈,有經濟優勢;後者控有沙陀騎兵,戰鬥力特強 (即「河東軍團」。五代遞嬗,與誰握有「河東軍團」關係密切。李嗣源、石敬瑭、劉知遠都是「河東軍團」的領袖)。兩相對峙,唐室早遭架空。

僖宗死,弟弟李曄繼位,是為昭宗。

宰相崔胤覺得宦官「大則構扇藩鎮,傾危國家;小則賣官鬻爵,蠹害朝政」,打算利用朱溫將之誅除。豈知朱溫盡殺宦官數百人,廢神策軍後,竟以「專權亂國,離間君臣」殺害崔。昭宗被迫遷都洛陽。

朱溫不久殺昭宗,改立哀帝。

天祐二年 (公元 905 年),朱溫在親信李振慫恿下,於滑州白馬驛一夕殺盡左僕射裴樞、右僕射崔遠、吏部尚書陸扆、工部尚書王溥、守太保致仕趙崇、兵部侍郎王贊等「衣冠清流」三十餘人,投屍於河,史稱「白馬之禍」。

《新唐書》的<裴樞傳>:「全忠佐吏李振曰:『此等自謂清流,宜投諸河,永為濁流。』全忠笑而許之。」這或許是「白馬之禍」發生的主因。

姜維公、高文輝《白馬之禍考析》:「遇害唐臣多是與科舉有瓜葛的文人,不支持朱溫篡唐容或有之,但絕對對朱溫篡唐不構成威脅。白馬之禍表面上是為朱溫篡國做準備而採取的一次清洗行動,但在實際上,這次行動已經超出了清洗的範圍,帶有明顯的報復色彩,在白馬之禍中,有不少遇難的唐臣實際成了科舉弊端的犧牲品。」

無論如何,「白馬之禍」徹底摧毀唐室政治及社會基礎。兩年後 (公元 907 年),朱溫篡位自立,唐朝滅亡。

[主要參考資料]

1. 司馬光,《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