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

盧吉卸任

1912 年 3 月 16 日,盧吉卸任,由施勳爵士 (Sir Claud Severn,又譯史雲爵士) 署任港督 (3 月 16 日至 7 月 3 日)。

針對新界租約問題,盧吉曾向倫敦政府建議,藉交還威海衛換取永久割讓新界,可惜有關方案未能成事,否則香港或有另一番景象。

盧吉離港後,出任尼日利亞總督。1922 年,他撰寫《The Dual Mandate in British Tropical Africa》,提出一套「間接管治」(indirect rule) 的模式。

盧吉綜合 1900 - 1906 年治理北尼日利亞的經驗 (迫走法國殖民勢力,收編地方勢力,打通貿易通道,保障英國商業利益),反對以直轄殖民地的方式治理新增領地,理由有二:

(1) 殖民地的地方精英一般不懂英語,這會癱瘓立法局的運作。而重用西化的地方精英來管治,他們又無法有效代表當地人的利益和想法;

(2) 英國司法與行政的分權模式,和傳統伊斯蘭律法系統有衝突。權力往往集中在少數英人手上,地方衝突不時發生。

盧吉主張把治理權交給選定的地方領袖,讓他們按照該地原來方式統治與收稅。地方領袖需向駐地英人負責,駐地英人則宜仔細研究地方風俗,且於選拔地方領袖時,留意其民望,小心地方權力更替的傳統。盧吉深信,這種管治模式更易處理複雜的民情,公務員更易看到治績,殖民以如此方式進行,有助結束野蠻,彰顯人性光輝 (帶有弘揚基督教信念的精神)。最要緊是,它避免大英帝國被殖民地弄得民窮財盡,走向衰落。

「間接管治」的影子,在香港也可以約略窺見。從盧吉離港時各界人士紛紛前來歡送,可見此一模式富有成效。

盧吉晚年積極推動反奴隸制 (Anti-Slavery),1945 年 4 月 11 日,盧吉辭世,終年 87 歲。

施勳 1912 年出任輔政司。來港之前,他在馬來亞地區的殖民地政府任職超過十年。署任港督期間,中華民國前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一度到訪,施勳聯同何啟、金文泰於港督府迎接,會面氣氛良好。

適逢中國大陸爆發革命,帝制遭推翻,英國要維持香港繁榮穩定,不受近鄰干擾,就必須委任一位熟悉本地事務、具有豐富行政經驗的人做港督。梅含理 (Sir Francis Henry May) 為這個遠東殖民地服務將近三十年 (1893 - 1901 年,梅出任警察隊長,「新界六日戰」爆發,他擔任警隊和部分英軍的指揮官。1901 年,梅獲擢升為輔政司,後被調往斐濟群島擔任總督),加上官學生 (cadet) 出身,懂得中文及深知漢文化風俗,絕對是個合適的人選。1912 年 7 月 14 日,梅抵港履新,接盧吉的棒。

以前是暫代 (1904 年代卜力,1907 年代彌敦),現在是正式入主,看似難度不高,其實不然。佘義說得好:「對本地問題及本地人性格有細緻把握,有時或許是一種阻礙而非有利資產」。

梅含理成為香港第 15 任總督,開公務員治港的先河。剛到埗,即遇行刺,歷屆港督從未經歷,可見當時處境之特殊 (處境特殊,才有特殊的用人安排)。

[主要參考資料]

1. 鄺健銘,《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治術》。

2. 佘義 (Geoffrey Robley Sayer),Hong Kong 1862 - 1919:Years of Discre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