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雖死猶生,雖生猶死

清明時節,很多人選擇到先人墓前拜祭緬懷。

孤墳猶在,遺照尚存,離世又非其自願選擇,乃敵不過大限的產物。隨著時日過去,你再沒有太多傷感,反而惦記其生前種種好,依照其遺訓行事做人。彷彿,已死者並未逝去,仍舊伴在你身邊。

儒家時常強調「雖死猶生」,談的正是這個意思。

不過,另有一種情況,你既尋不到孤墳,也看不見遺照。

她尚在人世,你知道,就是不見你,不再和你聯絡。她消失你的人生中,出於自願選擇。你時刻在意,未敢忘記,她偏偏走得遠遠,不再回頭。她沒有死去,你卻如失至親,叫天不應,叫地不聞。

打電話給她吧!你怕打擾她現在的生活。況且,你知道,她是定然不會接聽的。

人生在世,多少遇上一兩個這類「雖生猶死」的人。你希望憑弔他們,拿著昔日照片訴說往事、分享近年經歷。可是,你心底裡明白,他們並未死去,只是各自陪伴著自己最心愛的,一起晚餐,一起旅行,一起說笑,一起吵架,一起溫馨.....沒有你的份兒。

天地之大,唯獨你一人悲傷地思憶,卻得不到半點同情、在意。箇中痛苦,其實比親人離世更加深刻,更難排解。

適值兒童節遇上清明,天真爛漫的笑臉,怎會懂分辨「雖死猶生」、「雖生猶死」?到得他們有所領會,他們已經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