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彌敦大道

彌敦任內,將九龍一條主要大道擴闊了,這條大道即彌敦道。

彌敦道早於 1860 年夏季由英軍工兵修築。當時《北京條約》尚未簽署,英國以每年 500 元向清政府租借九龍半島。《北京條約》簽訂後,第五任港督羅便臣 (Sir Hercules Robinson) 負責接管,道路因而命名為羅便臣道,以示紀念。1887 年,羅便臣道南至中間道,北至柯士甸道。

為了發展九廣鐵路 - 英段,彌敦把羅便臣道向北延長,成為九龍主要幹道。根據張連興引述《新報》專欄,其路面寬闊,「路的兩旁老榕樹枝葉如傘,顯出一派優雅的園林氣息,兩旁的樓宇又騎樓寬闊,大都十多二十間同一式樣建築,更有氣派及高貴的格局」,「一條兩旁全是商家樓宇的大道而有這種令人閑憩的設計,在過去的日子,香港和九龍,除彌敦道外,似乎沒有第二條同樣令人喜愛的馬路」。

彌敦又對周圍有欠衛生的住屋,以及舊村落如福全鄉 (Fuk Tsun Heung)、鴨寮 (Ap Liu)、塘尾 (Tong Mi)、大角咀 (Tai Kwok Tsui) 予以拆卸和重建。路兩旁種植大樹之舉,時人譏笑曰:「彌敦的蠢事 (Nathan's Fool)」,但隨著時日推移,道路變得人煙鼎沸,車水馬龍,事實證明這位猶太港督極具遠見之明。

1909 年 3 月 19 日,港府把羅便臣道更名為彌敦道,以感激彌敦擴建道路的功勞。

值得一提是,今天的九龍公園,前身為威菲路軍營 (Whitfield Barracks,俗稱摩囉兵房),位處彌敦道旁。遮打爵士斥資 35,000 港元興建的聖安德烈堂 (St Andrew's Church,聖公會於九龍第一所教堂,1906 年建成),亦座落彌敦道附近。

1911 年,為紀念英國王儲佐治五世加冕,港府將新落成一系列道路命名為加冕道 (Coronation Road)。1926 年,加冕道併入彌敦道,成為我們現在所見的彌敦道。

張連興從「愛國史觀」視角,看見昔日「油麻地一段的彌敦道......江湖雜技藝人,在街道的空地上搭起棚場,或者表演雜耍,或者耍猴戲,或耍槍弄刀賣武藝......雜技之外,還有唱南音的......另外還有講章回小說的講古佬,圍著講古佬的聽眾全是油麻地街市、店鋪的夥計,車仔館的『駱駝祥子』,自然全是男性。」充滿中華氣息。

不汲汲於去除當地固有傳統,予以尊重保存之餘,更多給你一個西式文明選擇,此乃英國成功治港的竅門,為中共所不懂。

[主要參考資料]

1. 張連興,《香港二十八總督》。

2. 佘義 (Geoffrey Robley Sayer),Hong Kong 1862 - 1919:Years of Discre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