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力 1909
年撰寫了一本名為《港督話神州》的書。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大陸,適值「庚子拳亂」、八國聯軍入北京,當各國對這隻紙老虎落井下石,卜公卻抱持另一番見解,非常有趣。
卜公首先指出:「古老中國的胸懷中也潛藏著進步的種子。」睡獅之所以一沉到底,源於「這些種子長期受到傳統觀念的重壓,不能萌芽。」他又說:「摧殘進步之花的兩座大山是無知和偏見」。綜合起來看,則透過消弭「無知和偏見」,擺脫「傳統觀念的重壓」,睡獅仍有一天醒來。
不過,卜公反對極端「全盤西化」,而主張提取傳統觀念的養分,並予以升華,如是「才能使真實、純潔、幸福之花開遍整個大地」。金文泰總督後來倡議香港大學成立中文學院,邀得學識淵博的賴際熙、區大典前來教授經典。金督更用粵語公開演講,列舉設立中文學院的理由:「要顧全祖國學問呀」、「中國人應該整理國故呀」、「就係令中國道德學問,普及世界呀」。金督的想法,可謂與卜公一脈相承。
卜公認為西方人對中國心存誤解:「普通的歐洲人一提到中國,頭腦中就會浮現出一個未開化、不誠實、充滿爾虞我詐、有過多原罪的國家。」相信「中國的甦醒意味著她將要進入世界市場去爭取她應得的份額。憑藉其強大的商貿實力和巨大的生產力,一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自身的需求,而且會擴展到遙遠的國際市場。」
卜公的預言,百多年後終於成真,且為前行政長官曾蔭權所引述。
可惜他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香港成功基於中國衰敗。中國恢復鼎盛,香港該如何自處?卜公未作考慮,只知「(中國)
即將到來的教育體制改革會使人們從對競爭回憶的羈絆中解脫出來,代之以理性的思考,中國一定會隨之成為世界事務中一個有影響力的因素。當那個時代來臨時,讓我們期望:中國和大英帝國之間的關係將是相互信任和良好願望的產物。」
今天香港面臨赤化,不少人卻堅持「反中共不等於反中國」,年青一代對英治亦沒有好感,凡此種種,俱非偶然。
[主要參考資料]
1. 張連興,《香港二十八總督》。
2. 鄺健銘,《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治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