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 年,卜力卸任,轉赴錫蘭當總督。
卜力有一項政策引為後世笑話。且說 1899
年鼠疫再度橫行期間,他大力獎勵市民捕鼠,每隻兩至五仙。不料華人為了領取賞金,竟將外地的老鼠帶至香港,增加鼠疫傳播風險。卜力發覺有關安排不可行,後來改用老鼠箱
(潔淨局在電燈柱掛上裝滿電油的老鼠箱,收集被打死的老鼠,繼而派出身穿黃色衣褲、膠鞋的工作人員清理。俗語「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電燈柱掛老鼠箱」肇源於此)。
卜力又下令收購並拆毀已經死去 2500 多人的重災區 -
太平山街一帶大量密集的房屋,且派人逐家逐戶尋找病者送往醫療船,採用石灰集體掩埋的方式加速對屍體的處理。經過一番努力,鼠疫 1904
年開始受控。港府在災區遺址興建一座公園,取名「卜公花園」,園外豎立一塊中、英文紀念牌匾,交代建園始末。公園不僅成為市民休憩的好去處,而且具有文化、歷史的重要紀念價值。
除了「卜公花園」,還有「卜公碼頭」。
「卜公碼頭」原址位於中環畢打街,1900 年啟用,由卜力主持開幕禮。1903 年,港府替碼頭加建臨時草棚上蓋,但因日久失修,1909
年改從英國引進鋼製篷頂,乃本港首座採用低炭鋼鐵結構件的建築物。張連興形容碼頭外觀:「設計呈一字形,入口處有個宏偉的卜力爵士塑像。」它曾用作接待中外政要,如醇親王載灃、孫中山先生、英國愛德華王子等,有「皇家碼頭」之稱。
新郵政總局及政府總部 (設計師是亞士東‧偉柏,英語:Aston Webb) 次第落成,租庇利街 (Jubilee Road) 與域多利醫院
(Victoria Hospital,位於白加道) 竣工,俱能視為香港達至善治的里程碑。
卜力對植物研究深感興趣 (他是倫敦皇家植物學會名譽會員)。1800
年左右,巴黎外方傳教會神父在薄扶林發現一種異乎尋常地嬌豔的紫色花朵,經植物及林務部總監鄧恩 (S.T. Dunn)
判定,該花朵屬新品種,為香港特有。該花朵未幾被命名為 “Blakeana”,以紀念卜力。
卜力離港在即,定例局資深華人非官守議員何啟說:「督憲大人......閣下過去的施政工作令人十分滿意......並深得全體華人信任與敬重。督憲大人,我相信它們將帶來纍纍碩果,造福此殖民地和新界。」曾經聯手抗英的新界鄉紳們,亦痛改前非道:「督憲大人謀百姓福祉,盡心戳力,眾民咸知。於督憲大人政府治下,此大英國孤懸海外之地,必日益蕃昌,百姓各享太平康樂之福。」
11 月 21 日,卜力離開香港,警司梅含理署任港督一職。卜力於錫蘭度過其最後殖民官生涯,1918 年 2 月 13 日,卜力逝世,享年 78
歲。
昔日香港會為維多利亞女皇登基周年紀念修路建醫院,引入英國先進材料及技術,自稱「大英國孤懸海外之地」。今天有人要去英殖,仇視英國,強行來個「中國化」,香港焉能不送命?
[主要參考資料]
1. 張連興,《香港二十八總督》。
2. 夏思義 (Patrick H. Hase),《被遺忘的六日戰爭 - 1899 年新界鄉民與英軍之戰》。
3. 佘義 (Geoffrey Robley Sayer),Hong Kong 1862 - 1919:Years of Discre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