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萬曆皇帝 30 年不上朝,後世治史者斥之為「怠政」。不過,最近台灣收藏家何國慶撰寫新作《萬曆駕到 - 多元.開放.創意的文化盛世》,嘗試打破這個套板印象。何利用珍貴的晚明文物書畫,側寫萬曆年間 80 個精彩人物,從而立論:萬曆皇帝並非「昏君」。他不上朝,正好令權力能夠下放至大臣與民間,締造出多元包容、細緻富創意的文化。
新書發佈會上,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楊儒賓教授獲邀發言。楊指出,萬曆皇帝的政績在於「非比尋常的不作為」。可是,他的「無為」不等於懶惰,「而是無為而無不為」。救濟災荒、治理河道、發展經濟等,在萬曆一朝如常進行。樊樹志《晚明史》甚至說:「在以後的幾個月中,神宗雖身患重病,但對熊廷弼仍分外關注,別的奏疏可以不看,惟獨熊廷弼的奏疏非看不可,而且無一不批答。」昏庸無能一類論斷不攻自破。尤有進者,不上朝不代表不見大臣,只是避免人多口雜,互相吵架。
何國慶、楊儒賓替萬曆皇帝翻案,於今天別具意義。良好管治是否只能透過「有為」達至?「hea 做」是否不應該?衡諸中外歷史,毛澤東高舉「三面紅旗」,搞「大躍進」,不是「有為」嗎?結果迎來三年大飢荒,餓死者無數。又希特拉要為日耳曼人爭取生存空間,恢復國家民族光榮,不是「有為」嗎?結果導致二戰爆發,歐洲一蹶不振。相反,「無為」的年代,如西漢「文景之治」、歐洲中世紀,經濟繁榮,文明昌盛,大災難倒不多見。
「財爺」曾俊華數個月前回應葉劉譏諷:「hea 到 10 年都幾有天才」,不以「hea 做」為恥,此乃深明管治之道。英治時期,港督向來不謀求「有為」,經營新界靠當地鄉紳,經濟政策強調積極不干預。臨陣應變、善後較事前計劃周詳要緊,可謂英人處事風格,與其海洋民族性格好冒險不好未雨綢繆或有關係。
97 主權移交後,港共什麼都要刻意去做,八萬五、中藥港、一帶一路......弄到一團糟。回望萬曆皇帝的「無為」,反思昔日香港,我們可能會找到道路令香港重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