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梅樹坑之戰

梅含理把大埔鄉民集結山頭的情況告知港督卜力,卜力指示他率領警察往大埔準備營地,供「香港軍團」(1891 年成立,由印度兵組成) 一個連 (一百二十五人) 進駐。這個連由伯傑 (Ernest Lewis Corbett Berger) 上尉指揮,經陸路前往大埔。

卜力本來打算重施故技,以軍隊嚴整的陣容震懾抗英鄉民,令其不敢輕舉妄動。然而,梅含理一行人甫抵達,四周山頭鄉民旋即發動攻擊。梅無法登岸,被迫退返沙田,遇見伯傑和「香港軍團」士兵。伯傑建議他另覓地點登陸,「香港軍團」會倍道兼程趕往掩護。梅聽從伯傑意見。與此同時,伯傑向雷塔利克中校 (John Mark Anthony Retallick,「香港軍團」團長) 表示,大埔情況「嚴峻」,需要即時增援。

未幾,伯傑領兵翻山越嶺,發現梅含理與警察們在旗桿山英勇抵擋鄉民大炮、步槍猛攻,他立刻前去接替,時為 4 月 15 日下午 4 點。

鄉民配備抬槍,做好「塹壕防禦工事」,精密佈置大炮陣地,阻截英兵經大埔新墟進入梅樹坑峽道,再長驅直入內陸。如斯部署,反映出精湛軍事素養,顯然得到軍人指導。尤其甚者,槍炮陣地和「塹壕防禦工事」中不時有身穿清兵號衣的人出沒,清軍旗幟亦似是迎風飄揚,令人懷疑廣州當局暗中跟鄉民勾結,派官兵助戰抗英。

在缺乏地理優勢 (沒有掩蔽物,暴露於炮火中)、槍械彈藥有限 (每支步槍只有四十發子彈)、糧食補給困難、敵眾我寡之下,「香港軍團」越戰越不利。正當伯傑深感苦惱,「名譽號」驅逐艦 5 時 30 分駛進大埔海港。

「名譽號」配備一門十二磅重炮,火力巨大,有效射程達三英里,足夠摧毀各槍炮陣地。它又為「香港軍團」帶來源源不絕的補給和彈藥。終於,打了「十七發炮彈」(6 點半和 7 點開火),鄉民全面撤守,旗桿山英軍上刺刀衝鋒,乘勝追擊,肅清殘敵。直到晚上 9 時半,行動才宣告結束。

歷史上將 4 月 15 日星期六這一場戰事稱為「梅樹坑之戰」。

英軍從繳獲旗幟發現,抗英鄉民主要來自泰坑村 (梅樹坑峽道北方一個廣大村落) 的奉憲團練。粉嶺、八鄉和錦田的鄉民,也有參與戰鬥。廈村則為他們提供豬隻。抗英鄉民「據粗略估計超過一千人」。

「梅樹坑之戰」後,英軍建立了一套緊急通信系統,白天在通信站以「旗號或反光通信儀」傳遞信息,晚上以燈號通信。他們復設置野戰電話系統,4 月 17 日完成,補通信系統不足。

從「火燒蓆棚」到「梅樹坑之戰」,我們可見港府處處忍讓,避免大動干戈。鄉民擔心既得利益受損,中文公告張貼各村釋疑。聚集山頭武裝反抗,卜力僅派伯傑領兵作象徵式警告。欺侮?打壓?港府向來無此意圖。

如果不是鄉民太過份,欲置梅含理、伯傑等人於死地,港府根本毋須出動「名譽號」。自己蠻不講理,還要委過他人,假裝受害博取同情,委實可恥!

[主要參考資料]

1. 夏思義 (Patrick H. Hase),《被遺忘的六日戰爭 - 1899 年新界鄉民與英軍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