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青出於藍」出自《荀子.勸學篇》:「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唐代楊倞注解云:「以喻學則才過其本性也」,博學多聞而時刻反躬自省,人天生固有的才智和能力將遠超初出生時的狀態,猶如藍草經提煉後所生出的靛青比藍草本身的顏色更深。
「青出於藍」後來被人用作比喻弟子勝過老師 / 後輩勝過前輩。
民國初年,胡適撰有《中國哲學史大綱》,以西方邏輯方法講先秦諸子,替中國哲學開山。不料學生馮友蘭甫出版兩卷本《中國哲學史》,完整的論述、同情的了解旋即贏得各界讚賞,《中國哲學史大綱》給比了下去。這件事乃「青出於藍」一上佳例子。
又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主張「理型論」,構想出一個人類感官經驗永遠無法觸及的理型世界,作為經驗世界的憑藉。亞里士多德不明白老師所言,另闢蹊徑,認為理型不過是人類建構出來的概念,與感官經驗密不可分。亞氏哲學終於較受後世歡迎
(因貼近常識),此也是「青出於藍」的註腳之一。
今時今日,香港的教育能否令學生「青出於藍」呢?在大學著重專才及職業培訓下,博學多聞、反躬自省已成絕響。中小學老師汲汲於安排學生參加奧數、朗誦、英語話劇等比賽,學生卻欠缺時間消化並改良所學。陳雲批評現在香港的教育是「虐待師生、奴化青少年的教育」,如斯境況,「青出於藍」從何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