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出自《論語‧里仁》。

一部《論語》千頭萬緒,無非是想教人辨個義利。能根據「義」來行事者,謂之「君子」;僅追逐「利」來過活者,謂之「小人」。

「義」相當於我們今天所說的正義、公義。「利」則有別於墨子「興天下之大利」的「利」,不是指社會上大多數人最大利益,而是指一己私利。

漢儒董仲舒有云:「正其誼不謀其利」。「誼」通「義」,全句的意思是: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匡扶正義,並非為了謀取一己之利益。南宋時,朱子刻意將此句與「明其道不計其功」列於《白鹿洞書院學規》之中,尊稱為「處事之要」,由此可知義利之辨歷兩漢、三國六朝、隋唐五代至兩宋,依舊被知識分子重視。

於學問見解上與朱子水火不容的陸九淵,因在白鹿洞書院開講「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令朱子和在場學生大為感動,熱淚盈眶。朱子後來不計前嫌,命人將演講內容刻在石碑上。朱陸得以暫泯恩仇,亦與雙方共同認可義利之辨的重要有關。

人生在世,不能不積極求生存,要求生存,就必須認識哪些人、事、物對自己有利,哪些人、事、物對自己不利。這是正常不過的。然而,人世間是否只由眾人之私利所構成?孟子給了一個反例:「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毫無疑問,世上有很多唯利是圖的小人,本乎公義而行者難免落泊潦倒,但落泊潦倒無礙內心坦誠舒暢,孔子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能在清苦生活中自得其樂,關鍵是他本乎公義而行,不會算計這樣算計那樣。

今天身處權力中心的人,又有多少尋覓得孔顏樂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