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

普天同慶

十九世紀末,香港曾經為維多利亞女王登基 50 周年、干諾公爵訪港,舉辦過兩場大型慶祝及歡迎活動。

女王登基金禧慶典

1887 年正值維多利亞女王在位 50 年。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德輔決定於 11 月舉行一連串慶祝活動。

據史料記載,當時每家每戶皆張燈結綵,華人居住區主要懸掛成千上萬的大紅燈籠,歐籍人士則用無數閃亮電燈泡做成燈飾,璀璨悅目。開幕典禮由德輔親自主持,其後來將有關詳情寫進回憶錄。

另外,為了隆重其事,港府決定修建一條「域多利慶典道」(Victoria Jubilee Road)。道旁立有奠基石,以作紀念。1897 年,道路正式通車,即今天的域多利道。

干諾公爵訪港

干諾公爵 (Duke of Connaught) 是第一位到訪香港的英國皇室成員,又名阿瑟王子 (Prince of Arthur),乃維多利亞女王第三個兒子。

1890 年 3 月 31 日下午,干諾公爵伉儷乘坐「印度皇帝號」(Kaisar-I-Hind) 抵達香港。畢打街鐘樓至皇后大道中一帶,俱人山人海。英國軍艦「伊姆佩里尤斯號」(Imperieuse) 鳴發 21 響禮炮,表示致敬。

在署理輔政司迪恩 (W. M. Deane,官學生出身) 陪同下,公爵伉儷轉乘蒸汽船「維多利亞號」(Victoria) 到中環畢打碼頭登岸。適逢德輔休假離港 (1890 年 2 月 19 日至 12 月 22 日),署理港督菲林明 (Sir Francis Fleming) 於是和一眾官員負責岸上迎接工作。公爵伉儷先乘轎前往大會堂聖喬治廳致辭,再至總督府出席歡迎晚宴及休息。港府更特別把公爵訪港當天 (即 3 月 31 日) 列為公眾及銀行假期,讓普羅大眾共慶歡騰。

翌日早上 (即 4 月 1 日),干諾公爵伉儷夥同菲林明等人,遊覽香港主要街道,觀賞華人特別搭建的牌樓 (為歡迎公爵而設)。他們又視察鯉魚門炮台,了解英國在遠東的防務。受駐港英軍司令愛德華茲少將 (Sir James Edwards) 邀請,公爵伉儷在其官邸 (今茶具文物館) 共進晚餐,且觀看英軍步操。

4 月 2 日,干諾公爵先後參觀黃埔船塢、主持「中環海旁填海計劃」動工奠基儀式、乘坐山頂纜車往山頂觀賞維港景色、到西營盤高陞戲院出席由華人精英 (何啟、李陞等) 籌備的晚宴。直至 4 月 3 日中午 12 時 15 分,公爵伉儷才乘「安科納號」(Ancona) 離開香港。

1903 年,「中環海旁填海計劃」完成,新海旁大道被命名為「干諾道」。遮打爵士復出資打造干諾公爵銅像,置於皇后像廣場 (1907 年 2 月干諾公爵再度訪港時遷至干諾道與畢打街交界),惜乎「三年零八個月」時失去蹤影。

結語

英國管治香港,從來沒有取締華夏文化,反而懂得欣賞、珍惜,這從大紅燈籠高掛,以及干諾公爵伉儷乘轎、觀看牌樓、與舞龍隊伍合照可見一斑。

英人尊重殖民地固有文化,加上華商社會、經濟影響力逐漸上升,此卒之為弘揚華夏文化造就有利條件。據說華人精英宴請干諾公爵時,主菜多達 21 道,席間還上演了《八仙賀壽》和《二十四孝》等劇目。倘若英人一昧賤視、排拒華夏文化,傳統菜式、戲劇至今可能已經失傳。

不過,話分兩頭,全面擁抱華夏文化並非昔日香港發展之道。沒有了遮打爵士,中環未必成為商業區;沒有英國「自由主義」(liberalism) 及間接管治的手腕,傳統文化未必能夠保存,重視制度公正、法治等亦未必能夠確立。

華洋攜手合作是香港順利走上現代化的關鍵,尤以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為最。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來港,用毛筆題字,看飄色巡遊,與干諾公爵作風一致。今天香港人仍會關心女王 90 歲大壽、支持英國足球隊、留意英國皇室動向,豈是一句「崇洋媚外」可以總結?

中共不痛切反省人心背離之主因,只知擺官威、展架勢,張德江「視察」,港共安排跡近擾民。現在還要拿納稅人血汗錢充當「一帶一路」獎學金,誰是真正殖民宗主、誰令港人受屈辱,答案不言而喻。

[主要參考資料]

1. 佘義 (Geoffrey Robley Sayer),Hong Kong 1862 - 1919:Years of Discretion。

2. <「歷史名人在香港」系列:一八九○年英國干諾公爵伉儷訪港>,見http://hk.history.museum/documents/54401/4180715/May%2b201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