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 年 11 月 24 日,孫中山先生成立革命組織「興中會」,以香港為總部。
早年經歷
孫中山先生 1866 年出生於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名文,幼名帝象。他出生時,父親孫達成已經 53
歲,全靠長兄孫眉隻身赴美國檀香山謀生賺錢,孫家才得以擺脫窮困。
1872
年,孫入私塾接受童蒙教育,奠下堅實的國學基礎。期間,他認識了一位太平天國老兵馮爽觀。馮經常向孫講述太平天國事跡,提到太平天國不准婦女纏足、不准買賣奴婢等,竟與孫一直以來的想法相契,孫因而對太平天國產生好感。
1878 年 5 月,孫在長兄接濟下,與母親一同前赴檀香山。他於意奧蘭尼書院 (由英國聖公會主教韋禮士主持)
修讀英語、英國歷史、數學、化學、物理、聖經等科目,大力吸收西學,且開始認識基督教。
1883 年夏天,孫因極度渴望成為基督徒,以及經常勸說在夏威夷工作的華僑不要膜拜關聖帝君神像,被孫眉斷絕資助,返回翠亨村。
回到家鄉,孫的反叛氣息依舊。他聯同友人陸皓東破壞村內的北帝廟神像,卒之為鄉人所不容。是年秋天,這位「中華的反叛者」來到充滿自由的香港,從此如魚得水。
就學香港
孫中山先生先入讀拔萃書室 (今拔萃男書院),在美國公理會傳教士喜嘉理博士 (Charles Hager) 面前受洗。1884 年初,孫轉往中央書院
(今皇仁書院) 就讀。礙於長兄急召自己回檀香山
(孫眉獲知弟弟成為基督徒後,試圖切斷孫與教會之關係,遂將他召回檀香山),孫被迫中途輟學。幸得喜嘉理博士介紹,孫入廣州博濟醫院附設醫科學校習醫,在那裡他認識了三合會地方首領
- 鄭士良 (鄭也是基督徒)。
1887 年,孫入香港華人西醫書院 (今香港大學醫學院)
習醫。孫毅然作出此決定,與香港氣氛較自由有關,他說:「予在廣州學醫甫一年,聞香港有英文醫校開設,予以其學課較優,而地方較自由,可以鼓吹革命,故投香港學校肄業。」
在學一段日子,孫每趁有閒暇,與陳少白、尢列、楊鶴齡三人在中環歌賦街二十四號的「楊耀記」(楊鶴齡祖傳商店)
會面,議論中國時政,大談太平天國遺事,人稱「四大寇」。
1892 年 7 月,孫以首屆成績第一名畢業於西醫書院,港督威廉‧羅便臣親自頒獎。孫未幾往澳門行醫,一度加入「少年中國」黨 (以改造中國為黨綱)。
投身革命
早於香港讀書時,孫中山先生已萌生反清排滿意識,立志推動革命,創建共和。不過,「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毛澤東語),既然有利條件尚未出現,體制內改革始終比較可取,畢竟阻力相對地少。
適值中日爆發甲午戰爭,孫遂用 10
多天時間草擬《上李鴻章萬言書》,提出「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作為「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可惜李鴻章拒絕和孫會面,孫衡量形勢,知道體制內改革不再有希望,於是一心一意投身革命事業。
孫中山先生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誓詞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1895 年 2 月 21
日,孫在香港與陳少白、楊鶴齡、尢列、陸皓東、鄭士良等人成立「興中會」總部,楊衢雲的「輔仁文社」亦合併其中。
總結
孫中山先生雖然有國學根柢,但他天生就是「中華的反叛者」,對華人陋習如賭博、婦女纏足等恨之入骨。加上在美國受西學和基督教薰陶,養成嚮往自由、不拜偶像的習慣,他終於不為中國所容,離鄉別井來到香港。換個角度看,香港從來是掙脫中國枷鎖的自由人的樂土。
香港在英國管治下,有思想、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四大寇」聚首一堂,大談革命,無所顧忌,令孫心志益堅,思想益進。尤其甚者,英人用心經營香港,令孫眼界大開。他於
1923 年港大公開演講中強調:「革命思想,從香港得來」,並非一時興起,乃由衷之言。
1895 年 10 月,「興中會」策動乙未廣州起義失敗,孫中山先生遭港府驅逐出境 (清廷向港府施壓),為期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