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華夏文化」是香港的主體文化,這個「華夏文化」實在非常不「華夏」。
「華夏」子弟年幼時要熟唸《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年過十五,即開始鑽研《四書》(由南宋大儒朱子所奠立),先《論語》、《孟子》,後《大學》、《中庸》。所謂「鑽研」,不是尋章摘句拋書包,也不是粗通文義自行發揮,而是要將所學融入自己生命中,時刻加以反省。程頤說:「今人不會讀書。如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頤自十七八讀論語,當時已曉文義。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論語序說>,收於《四書章句集注》),可以為證。《四書》以外,還要旁通歷朝正史、各家詩詞散文。總之要做到「君子不器」(孔子語)。此之謂華夏傳統學風。
97 主權移交前夕,香港學生已沒多少個懂得背誦《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童蒙時期,最有印象是音樂課上老師教唱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和 "My Bonnie"。前者與大英帝國興建橋樑的往事有關,後者則是小王子查理 (Bonnie Prince Charlie)
於卡倫頓戰役 (Battle of Culloden)
吃了敗仗、被流放後,其支持者用作懷念的歌謠。長大以後,讀的不是《四書》,而是<中山先生的習醫時代>、<差不多先生傳>、<孔乙己>等。「華夏」引以為傲的人間溫情,主要由<一件小事>裡的車夫、<背影>中的爸爸間接幅射出。駢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課程規定要涉獵,但也僅限於「泛觀博覽」、鍛鍊「揣量模寫」的技巧,與生命無干。至於歷朝正史,單是《史記》已足夠折磨文科學生了,理、商科學生普遍對歷史不屑一顧。
誠然,港人現在仍會供奉傳統神祗、過農曆新年、回鄉祭祖,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年青一代選擇信仰基督宗教、離港避年、以香港為家鄉。「華夏文化」逐漸褪色,致使
90 後、千禧後無法構想古代中國如何美好,「我是香港人,不是中國人」之聲因而此起彼落,蔚然成風。
陳雲汲汲於以「華夏文化」為香港主流,更多是替香港本地人打算,使之不會因淪為少數民族而喪失行使自身風俗習慣的權利。然而,這條路注定曲高和寡,不如《民族論》深受新人類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