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6日 星期日

甲戌風災

1874 年 9 月 22 日 (即同治甲戌年農曆八月十二日),一個強烈颱風吹襲香港,造成大量的人命傷亡及財物損失,史稱「甲戌風災」。

颱風與香港地理

香港位處華南一隅,屬亞熱帶地區 (subtropics)。典型的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令到香港夏季經常遭受熱帶氣旋侵襲,每年最少有一次颱風,十年即有一次風力比較強勁的。

由於香港早期尚未設有「天文台」,加上民間的防風意識不足,每次颱風襲來,人民例必損失慘重,生活飽受影響。

「甲戌風災」發生的經過,以及所造成的破壞

根據香港港口當局事後依靠船隻紀錄所進行的調查,引起「甲戌風災」的颱風在 9 月 22 日下午 4 至 6 時仍位於東沙附近,向西北方向移動。9 月 23 日上午 2 時,風暴最接近香港,當時其中心位處香港的南面數海里,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部份地區的風勢一度保持平靜。

最低氣壓方面,香港錄得 28.88 吋汞 (978 百帕),風速則因風速計被吹毀而不可知。颱風最後橫過珠江口,在澳門附近登陸。

颱風襲港持續了兩日 (由 9 月 22 日至 24 日)。陸上 17 名歐洲人死亡,華人死亡人數估計超過 2,500。海上約 200 名歐洲水手及船員死亡,十多艘遠洋船隻沉沒,數十艘擱淺或損壞 (包括太平洋郵輪「阿拉斯加號」),數百至千隻中國漁船沉沒,死傷數千人。

風暴之威猛,又掀起數丈高的巨浪 (儘管 9 月 23 日上午 2 至 3 時為天文低潮,維多利亞港內依然出現風暴潮,海水比正常高潮高出 5 至 6 呎),石澳、鶴園、土瓜環、馬頭圍等村落被夷為平地,海旁的碼頭貨倉、新建成的「聖約瑟教堂」、「昂船洲監獄」(第五任港督羅便臣批准興建,1863 年 2 月 10 日落成啟用,專門監禁刑期五年以上的囚犯,共 600 名) 全被摧毀,港督居住的「山頂別墅」、筲箕灣及油麻地的「天后廟」、清廷設在鯉魚門和汲水門的稅廠房屋被吹至倒塌,香港仔「黃埔船塢」受到重創,市內多處起火,尤以華人居住地區的災情最為嚴重。

漢學家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 目擊整場風災,他在一部著作中指出,自從風災發生以後,香港市面慘遭蹂躪,不少歐式及中式房屋被破壞及失去屋頂,大樹被連根拔起,屍體遍佈在海濱之上。歐氏之說,大體與事實相符。

警方拒絕救援,民間著力善後

風災發生後,警察司甸尼 (Walter Meredith Deane,1867 年上任) 以保障下屬的生命安全為理由,禁止警員參與救災工作。坊間紛紛發表輿論譴責,要求追究甸尼的責任,卻遭到港督堅尼地的拒絕。甸尼終於未被處分,殖民地大臣卡納芬 (The Earl of Carnarvon) 甚至認為,甸尼下此命令是出於「良好動機」(平情而論,甸尼關注警員的生死,這亦未嘗逾越「人本主義」的考量,堅尼地、卡納芬不追究甸尼,尚算合理)。

不過,救災工作始終刻不容緩,「東華醫院」於是肩負起這個重任。它一方面用心照顧傷者,一方面妥善安葬死者,將昂船洲被發現的屍體與其他罹難者合葬在雞籠灣墳場,稱為「遭風義塚」(1959 年,雞籠灣墳場停用,義塚遷到和合石墳場)。

值得一提的是,筲箕灣「天后廟」的重建,主要得力於當地居民的慷慨解囊,自行籌募經費,南海人潘藜閣所撰的<天后古廟重修碑記>有以下一段,可以為證:

創始自壬申,繼遭風於甲戌。茲棟宇,盡屬荒涼;獨視几筵,又經摧毀。抑知各共一心,蚨錢爭擲,工興數月,鳳闕新成。

風災促使「天文台」成立

「甲戌風災」是香港開埠以來較為嚴重的風災。經此一役,香港的有識之士 (例如測量署署長派斯) 逐漸認識到觀測氣象對預防自然災害的重要,他們於是積極建議設立氣象觀測機構,以便發佈及接收信息。1883 年,香港「天文台」正式成立,由杜伯克博士 (Dr. Doberck) 出任台長。

結語

「甲戌風災」雖然令香港蒙受重大損失,但華人自治傳統的進一步鞏固、「天文台」的成立、港人對觀測氣象及預防颱風的重視,無不得益於此。老子曰:「禍兮福之所倚」,此番道理正好為「甲戌風災」所體現。

又由狼狽面對「甲戌風災」到毅然成立「天文台」,再一次印證筆者過往所言非虛:「港府在『防患於未然』上誠有做得不足的地方,但在有效對治已然出現的問題上,其明顯有異常出色的表現」(見<興建水塘>)。這是港府過去具備的一大優點。

[主要參考資料]

1. 香港史學會,《文物古蹟中的香港史 I 》。

2. 張連興,《香港二十八總督》。

3. 歐德理 (Ernest John Eitel),《歐洲在中國:從開埠到 1882 年的香港歷史》(Europe in China :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Year 1882)。

4. 蕭國健、湯開建,《香港 6000 年 (遠古 - 1997)》。

5. 陳昕、郭志坤,《香港全記錄 (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