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政政系教授陳祖為以 328
票當選校委,接替早前辭任的袁國勇。不少人對陳氏寄予厚望,相信他會保護港大、對抗赤化。然而,筆者對此不敢苟同。姑勿論「雨傘革命」期間陳氏曾多番埋怨「雙學」拒絕退場的決定,僅憑他是「中間溫和派」湯家驊的戰友、「民主思路」的聯席召集人,可以預料,陳氏將比埋首細菌、傳染病的袁國勇更「親共」。港大當前之困局只有日益惡化的可能,卻無可被挽救的餘地。
當然,港人誤信陳祖為可以替港大開新面,亦有原因可尋。除了出於對陳祖為的認知貧乏,更重要是他們仍然相信「新人事,新作風」,覺得只需換一個人,困局就可以完全消弭於無形。
回想「雨傘革命」爆發初期,「撤回人大 831
決定」明明是清楚不過的訴求,後來竟輾轉變成「689、禿鷹下台」的卑微願望。何以會出現這樣一種轉折呢?因為香港人過份重視人,忽略了困局可以肇始於制度上的不公、政策方向的失當等。港人觀念出錯,加上積重難返,終致三十年來換人不斷,民主路則毫無寸進。
制度比人優先,這是港人今天必須認真學習的!之所以要換人,目的仍是希望捍衛現時良好的制度 / 修正不公義的制度。
區選在即,年青候選人出戰各區者不計其數,卻不是個個皆有志捍衛現時良好的制度 /
修正不公義的制度。「青年新政」近日與「城邦派」、「熱血公民」聯署聲援陳雲,捍衛香港的言論自由、參與政治的權利,令人刮目相看,值得給予支持。至於「泛民」尹兆堅、羅健熙之流,他們與港澳辦副主任馮巍會面尚且不以為恥,更遑論有雄心壯志捍衛現時良好的制度
/ 修正不公義的制度。倘若港人只著眼於「泛民」換了新人,不知「泛民」的新人全是新瓶中的舊酒,香港必死無疑!
回到陳祖為的事件上,與其對陳氏存有無謂的幻想,不如在必要時以罷工罷市的形式支持港大師生,爭取一些更為根本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