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新軍發難,促成革命

1911 年爆發的「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的君主帝王統治,開啟了共和憲政的新時代。對於這次革命能夠成功進行,各方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歸功於袁世凱,有人向孫中山致敬。然而,有一個重要關節卻經常為大家所忽略:「湖北新軍」的發難。

中國向來推崇「學而優則仕」,而確保「學而優則仕」的制度則是科舉考試。可惜自光緒親政後,採用康有為、梁啟超推行「戊戌變法」,廢科舉,辦「京師大學堂」。年青人讀書出仕之路絕,於是只好「另闢蹊徑」。適逢日本於 1894 - 95 年大敗清廷北洋水師、1905 年擊潰俄國,中國年青一代紛紛仰慕東洋的現代化軍事,在清廷銳意建立新式陸軍配合下,年青人得被保送至日本的軍校學習基本的軍事知識,以及進行軍事實習。「湖北新軍」的出現,很大程度上緊扣這個大背景。我們甚至可以說,「湖北新軍」是清末一系列變法措施的產物。

年青人留日期間,經常受到革命黨人的遊說,繼而認同革命理念,甚至加入革命黨。當時在日本從事這類「穿針引線」的工作者正是「中國革命同盟會」(以下簡稱「同盟會」) 諸君。

「同盟會」於 1905 年在東京成立,由興中會 (以孫中山為首,來自廣東)、華興會 (以黃興、宋教仁為首,來自湖南長沙)、光復會 (以蔡元培、陶成章、章太炎為代表,活躍於上海一帶) 等多個革命團體組合而成。著名的「七女湖起義」、「鎮南關起義」、「黃花崗起義」等,都是「同盟會」直接發動,卻無一成功,理由是:參與革命的人大多來自三合會,唯利是尚,且未曾接受正規的軍事訓練。革命黨人由此明白「要令革命成功,新軍支持實屬關鍵」的道理。

已受「同盟會」洗禮的年青軍士,後來獲清廷委派至各個地方,建立所謂「新軍」。其中一部份進入湖北,成為「湖北新軍」。「保路風潮」爆發,清廷急調湖北舊有軍隊入四川平亂,造成湖北地區防守空虛。「湖北新軍」於是乘機發難,決定在 10 月 16 日起義。不料漢口俄租界發生炸彈爆炸事件,革命黨人名冊被盡數搜出,致使湖廣總督瑞澂瘋狂逮捕革命黨人。「湖北新軍」遂提早在 10 月 10 日響起第一槍,為「辛亥革命」揭開序幕。

「辛亥革命」未幾演變成南方各省相繼獨立,這是清末立憲派的功勞。至於革命能順利推翻滿清統治,袁世凱的陣前倒戈亦出力不少。不過,話雖如此,欠缺「湖北新軍」的搶先發難,「辛亥革命」只怕沒有出現的可能,更遑論可激起千重波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