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一所華人醫院 - 東華醫院的成立,與「廣福義祠」醜聞有密切關係。
香港開埠初期,醫療服務並不普及,疾病一直肆虐。儘管港府經已開設了國家醫院,基於 (a) 華人普遍對西方醫學抱有偏見 (特別是西醫的外科手術) (b)
國家醫院的服務對象為駐港英軍和歐籍人士,醫院鮮有華人主動求診。
華人日常遇疾,主要求診於中醫。由於中醫的服務僅限於門診或上門會診,患有末期病症的華人要麼在自己的物業中逝世,要麼被無情的租戶趕走
(華人業主忌諱租客在自己的物業中死亡,影響物業日後的出租) 而橫死街頭。適逢富商譚亞財於 1851
年牽頭創立「廣福義祠」以供奉香港客死異鄉的先人,無處容身的病危者遂紛紛聚集在義祠中,靜候死亡的來臨。
又香港當時華工轉口貿易發達,不少華工經常在途中患上傳染病
(與運載華工的船隻衛生情況惡劣,環境過於擠迫有關),被船主逐出船隻,以防疫病蔓延。這些被逐的華工亦相繼遷入義祠,過著自生自滅的日子。
「廣福義祠」位於上環太平山街 40 號與磅巷交界,是一座典型的祠堂。祠內正殿主祀地藏王,使亡魂得以安息。
惟義祠空間狹小,建築簡陋,不適合病人休養。復次,病人往往需要和已死者的屍體共處一室,其排洩物、嘔吐物更與地下的泥土混在一起,衛生情況異常惡劣。義祠亦缺乏系統的管理,且沒有醫師駐診,只有為病人提供茶水的職工。有見及此,政府文員范亞為於
1866 年倡議興建中醫醫院。只可惜礙於人脈關係的欠奉,總測量官韋爾遜 (W. Wilson)
兩度拒絕批出地皮,致使范氏計劃一再受挫。在港督麥當奴介入之下,總測量官總算答應批出文武廟附近的地段,范氏卻因資金不足,被迫縮減原來計劃的規模。結果,范氏只能在灣仔
(今天藍屋的所在地) 開設「華陀醫館」,為華人提供中醫門診服務。
1869 年 4 月,一位在香港過境的華工於「廣福義祠」身故,引發署理總登記官 (相當於今天的民政事務局) 李斯德 (Alfred Lister)
對祠內衛生情況的關注和調查。義祠環境的污穢不堪、有違人道,旋即獲得本地及英國傳媒大肆報導,成為一宗醜聞。面對內外龐大的輿論壓力,香港政府不得不設法亡羊補牢,其於是在
1869
年以衛生理由封閉「廣福義祠」。然而,祠內大量病人同時頓失棲身之地,被迫再度露宿街頭。港府於是成立特別委員會,重新思考興建中醫醫院的可行性,以安頓這群社會上的可憐人。東華醫院因此應運而生。
「廣福義祠」醜聞反映出兩個重要事實:
(1) 香港早期華人欠缺公共衛生意識,且只信中醫而抗拒西醫。
(2) 傳媒 (包括香港本地和倫敦的傳媒) 所造就的社會輿論,能對港府構成一定程度的壓力,迫使它善待華人,關注華人生活所需。
今天的香港,西醫已然為普羅大眾所接受,公、私營醫院林立,街道衛生整潔,這一切皆是百多年來歷史沉澱、累積的成果
(即前政協主席李瑞環所說的「紫砂茶壺」中的「茶垢」)。
奈何傳媒近年已無法對港共政權施加壓力,人民生活每下愈況,這是非常可悲的!
[主要參考資料]
1. 徐承恩,《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
2. 徐承恩,<東華歷史之二三事 (三之一)>。
3. 高馬可 (John M. Carroll),《香港簡史》(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
4. 張連興,《香港二十八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