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天明前的長夜:「雨傘革命」「升級」以後

經過六十多天的佔領,「雨傘革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以下我們嘗試先概述一下旺角、金鐘近日的情況,再而就著個別的議題進行若干探討。

(一) 「雨傘革命」的進一步「升級」:「鳩嗚革命」與「金鐘會戰」

旺角方面,隨著差佬於 11 月 26 日協助執達吏執行禁制令,清除介乎通菜街至砵蘭街一段的亞皆老街西行線的障礙物,「旺角佔領區」變相被清場。聚集於旺角的佔領人士當晚發動「旺角會戰」,先後在砵蘭街、山東街、豉油街一帶發難,與差佬進行激烈的戰鬥。期間,差佬一度用警棍毒打示威者,並施放「催淚水劑」,一名 now 電視工程人員更被差佬懷疑襲警而被捕。戰鬥歷時多個小時,佔領人士最後雖然無法取回固定的佔領地,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佔領人士憑藉其聰明機智,竟於翌日晚上「化被動為主動」,將固守一隅的「陣地戰」提高成具有高度運動性的「遊擊戰」,以響應 689 呼籲大家「鳩嗚」(「購物」的國語讀音) 為名,在旺角不同街道進行「流動佔領」。礙於香港法律未有禁止市民於街道上行走,差佬無執法的借口。差佬特意上前拘捕佔領人士,反激發起其他佔領人士同心協力「搶奪同胞」。數晚過後,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於一個電視節目中表示,佔領人士這樣做是在竄法律的灰色地帶,以摧毀香港一些植根已久的價值,其語氣中之無奈,正好反映「鳩嗚革命」在戰術上的成功,其已令得差佬疲於奔命。

旺角令「雨傘革命」進化為「鳩嗚革命」,金鐘方面亦不遑多讓。學聯秘書長周永康於 11 月 29 日晚上在金鐘「大台」宣佈,佔領行動將在 30 日晚上「升級」,呼籲參與者帶同頭盔、雨傘等防護裝備到場。30 日晚上九時左右,「學聯」公佈「升級」行動為:包圍政府總部。前線一批佔領者早已在龍和道展開衝擊,全盛之時,龍和道四條行車線全被佔領人士佔領,時為十一、二時前後。進入深夜,由於差佬佈防嚴密,加上他們又使用警棍、胡椒噴霧、催淚水劑對付防禦裝備嚴重不足的學生,不少學生被打至頭破血流。傷者漸多,形勢自然逆轉。到了清晨時分,龍和道幾乎全被清空,佔領人士退回大本營夏慤道,但差佬依然不斷追擊。金鐘佔領區後來雖仍力保不失,但多少元氣大傷。周永康下午坦然承認,昨晚的包圍行動只是某程度上成功,整體上卻是失敗。不過,從昨晚佔領者手持紙板盾牌、義無反顧向前衝的勇武表現看,我個人覺得他們已經是十分了不起,與旺角的義士可相比擬 (請記緊,這些是學生!)。

(二) 「陣地戰」與「游擊戰」(即「運動戰」):「鳩嗚革命」稍有成效的關鍵

「鳩嗚革命」之所以有成效,全在於它能針對警方之守勢,予以竄擾。

中共開國祖師毛澤東曾根據過往與國民黨對抗的革命經驗,提煉出紅軍游擊戰術十六字訣「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差佬進駐各街道,這明顯是一「敵駐」的狀況。一旦發生衝擊,其只能堅守陣地,即採取所謂「陣地戰」的方式 (事實上,六十多日來佔領者亦不自覺地採用了這種方式)。仗賴有手鎗、優良的體能及紀律訓練,差佬打「陣地戰」是合適的。不過,「陣地戰」有三大缺點:

(1) 缺乏靈動性,駐守陣地的人容易因長期留守而身心疲憊。

(2) 面對龐大的敵軍兵力,「陣地戰」往往帶來大規模的死傷。

(3) 一旦被敵方切斷糧食補給,陣地會因孤立而失守。

佔領人士以「鳩嗚」為名,連續多晚至各街道擾攘、「光顧」,與差佬玩「捉迷藏」,這一來令早已疲累不堪的差佬更加辛苦,二來佔領者買盡了差佬想吃的食物,這亦間接減損差佬的糧食,影響他們的鬥志。佔領人士數目雖然不多,但勝在能牽制差佬,使之左右受縛,這顯然是利用「我擾」來應對「敵駐」,是以「游擊戰」來對付「陣地戰」。

加上佔領人士於差佬衝前時即自行散去,明日再戰。差佬人數疏落,其即再度集結、擾攘。這完全是「敵進我退」、「敵疲我打」的體現。

毛澤東的經驗之談,佔領人士全數融會貫通,配合香港法律的空隙,差佬手足無措、建制派意興闌珊,主因在此。

至於「金鐘會戰」的慘敗,原因在於:佔領者未有恪守「游擊戰」的原則,而選擇了以「陣地戰」對「陣地戰」。

「金鐘會戰」事先張揚,這已令差佬於添馬公園、龍和道等地區佈下重兵,以逸待勞。加上他們本來擅長「陣地戰」,而金鐘佔領者大多是學生,裝備不足。儘管旺角也有派人到場支援 (甚至可能是前線主力),建設盾陣,築起路障,但這已失卻靈活、運動之色彩,而淪為一次級的「陣地戰」規模。以硬碰硬,訓練充足、武備精良、戰意高昂的一方必然獲勝。是故,金鐘佔領者節節敗退,傷者無數,差佬拍掌道賀,出手挑釁,一副「勝利者」的姿態,這背後未嘗沒有原因。

類似的情況其實出現過在中國近代史。且說國軍第五次圍剿中共蘇區時,由於中共國際派的王明、博古 (又名秦邦憲) 等人同意蘇聯軍事顧問李德的建議,認為游擊戰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改採「常規戰」和「陣地戰」與國軍對抗,致使紅軍損兵折將,連根據地也保不住。共黨最後需要進行「戰略轉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錯用戰爭方式。

見古知今,金鐘的不幸,正好突顯「游擊戰」(「運動戰」) 對當前革命運動的重要。

(三) 雖然失敗了,但卻打出了「國格」:「金鐘會戰」的意義

「金鐘會戰」雖然代價高而效果低,但它未嘗沒有其內在的意義。至少,它展示出香港人士的「國格」。

許倬雲於《追尋現代中國》一書的<序>中指出,八年抗戰打出中國人的一個「國格」。所謂「國格」,不是由戰爭的成敗決定,而是由參與戰爭者的心態、行為表現展示的。

我們試觀昨晚龍和道佔領者的士氣高昂、守望相助、不顧一切向前衝,這是何等的勇武!何等的令人引以為傲!他們是真正的戰士,是勇武的典範,即使他們最後失敗了。

「國格」乃一個國家賴以建立的柱石。佔領人士藉「金鐘會戰」打出香港人勇武、不屈、堅毅的「國格」,這多少有助香港日後的自立自主。據此,「金鐘會戰」實不值得我們大肆批評、非難 (當然,有關「學聯」不予前線支援、欠缺周詳計劃等,則另作別論)。

(四) 向「賣弄悲情」、「失敗主義」說不,認清港共「法西斯」本質

「金鐘會戰」失敗,泛民、雙學紛紛強調另覓可行出路,黃之鋒更發起絕食行動,希望港共回心轉意。他們似乎未能接受港共的「法西斯」本質,而只知一昧投向「賣弄悲情」、「失敗主義」的懷抱。

但問題是,「賣弄悲情」、「失敗主義」有助爭取真普選嗎?不能!對港共的「法西斯」本質視而不見,它就不傷害你嗎?不能!

經過三十多年的遊行、示威、燭光悼念,民主回歸依然夢碎,八三一「落閘」,中共屠夫性格依舊,「賣弄悲情」、「失敗主義」根本已被證明無用!又差佬昨天早上一度聲言要強姦女示威者,且對負傷的示威者報以譏笑、侮辱的掌聲,這根本是軍國日本的皇軍所為。九七回歸,這是假象,香港是淪陷、被吞併 (annex)!你以為可以「眼不見為淨」?當香港出現「731部隊」、「集中營」時,你要反抗已經太遲了。

所以,「賣弄悲情」、「失敗主義」根本不需要,和談亦已路絕。接下來的,應該是有計劃地組織一波又一波的暴力抗爭行動。

當然,我同意周、岑兩位同學所言,很多人尚未有進行暴力抗爭的物質條件、心理準備,但現在未有不代表將來沒有,我們難道不可以自己創造麼?況且事已至此,我們還有選擇的機會麼 (試想你的女朋友、妹妹日後有可能被死差佬輪姦,你父親、弟弟會被死差佬毒打至死,你於心何忍)?

(五) 總結

勞思光《歷史之懲罰》曾言,過往數代人所作的錯誤行為,其惡果日後必須為一代的人所共同承受,這些惡果稱之為「歷史的債務」。

今天在金鐘、旺角的佔領者,他們多少是用傷痕、鮮血來償還「歷史的債務」。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不希望老子一語成讖,但願天公重新抖擻,不要讓血洗香港每一寸土地。

我相信,終有一天,香港會戰勝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