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港共的「赤化」工程:從修改新高中通識科課程看

由 922 罷課到「雨傘革命,佔領街道」,學生一直是這場運動的主力。而學生之所以熱心參與社會運動,有人認為中學的通識科責無旁貸。有見及此,教育局昨天宣佈就新高中通識科等 17 個科目,展開 3 個月中期檢討諮詢。其中,針對新高中通識科,教育局更特別提出了若干的建議,包括:

1.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單元刪去「青少年參與社區事務」的內容,包括歸屬感、身分認同、利他主義等等,原因是這部分與另一個單元「今日香港」重複。教師可在「今日香港」內多教一些。

2. 在「身分與身分認同」主題下,刪去「新來港人士怎樣發展身分認同」的內容。

3. 「現代中國」部份刪減中央如何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轉變戶口政策,以及改革開放如何影響公民質素。

4. 有關中央回應改革的例子,除了「法制」與「民主政治建設」被保存外,「與國際標準接軌的政策」一項擬刪去。

四點當中,第 1 點明顯是要淡化香港年青人的本土意識。透過培養「事不關己,己不勞心」的政治冷感,遏止新一代呼叫「香港自治」、「香港獨立」。

至於第 2 點,新來港人士過去要發展身分認同,源於兩大條件的存在:

(a)《基本法》清楚規定外來人士「只有在香港住滿七年才可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b) 新來港人士佔香港總人口一個相對小的比例。

可是,今天的港共政權,其有意容許大量內地人進入香港,條件 (b) 不復存在。至於條件 (a),隨著中共有意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其把「一國兩制,高度自治」中的帶有國際意義的「自治」,詮釋為近似西藏、新彊自治區的中國式自治,這即為一明證),《基本法》日後被重新解釋、修改亦未可知。而一旦《基本法》被中共允許修改,條件 (a) 有可能趨於消亡。當新來港人士不再是少數,他們一來港即可享有種種香港永久性居民原有的權利、社福保障、工作機會,他們還需要發展身分認同嗎?需要融入香港嗎?根本不必。屆時需要適應的,只怕是香港本土出生的新一代,而不是新來港人士。

簡言之,刪去「新來港人士怎樣發展身分認同」的內容,只是港共因應即將來臨的人口換血,而調整課程內容。

最後,第 3、4 點明白反映中共缺乏「對內改善施政、公民素質,對外加快開放」的胸襟、氣魄。刪去「與國際標準接軌的政策」一項更是極端民族主義、天朝中心主義復辟的明證。大中華派對民主中國、中國國際化的種種想像,可以休矣!

教育局表面上修改新高中通識科課程,其背後實暗藏深意,透示著未來中國、香港的可怖景象。其把培養莘莘學子的教育事業當成政治工具,這固然可恥,但它意圖將整個香港葬送於中共之手,這更加令我們現在沒有退縮、妥協的餘地。

據此,我們再看金鐘佔領區的「糾察」風波、激進民主派的「通敵賣港」,如此內耗而不知末日將至,這不是很可悲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