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

二、雍丘抗敵

安祿山自范陽起兵後,聲勢一時無倆。

天寶十五載 (公元七五六年) 春,正月,安祿山自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

春,正月,乙卯朔,祿山自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他又以達奚珣為侍中,張通儒為中書令,高尚、嚴莊為中書侍郎,儼然一副帝王的架勢。

以達奚珣為侍中,張通儒為中書令。高尚、嚴莊為中書侍郎。(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然而,唐室之勤王部隊並未因安祿山勢大而退縮、氣餒。

其中一位奮力抵抗安史叛軍的將領是:張巡。

張巡,蒲州河東人。他原本為真源縣令。安史之亂爆發,譙郡太守楊萬石以郡降安祿山 (真源縣在譙郡之轄地內),逼張巡為長史,向西迎接叛軍。張巡不循,遂率領「吏民哭於玄元皇帝廟,起兵討賊,吏民樂從者數千人」。

先是譙郡太守楊萬石以郡降安祿山,逼真源令河東張巡使為長史,西迎賊。巡至真源,帥吏民哭於玄元皇帝廟,起兵討賊,吏民樂從者數千人。(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適逢賈賁已率二千兵馬至雍丘,張巡於是挑選精兵千人至雍丘,與賈賁會合。

上以吳王祗為靈昌太守、河南都知兵馬使。賈賁前至雍丘,有眾二千......巡選精兵千人西至雍丘,與賈賁合。(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賈賁得以進入雍丘,也有一番緣故。

且說雍丘縣令令狐潮,早於安史叛軍襲來時,已把縣城舉手送給叛軍。安史叛軍欣賞其懂得時務,遂以之為將,差遣他東擊淮陽救兵於襄邑。

初,雍丘令令狐潮以縣降賊,賊以為將,使東擊淮陽救兵於襄邑......(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令狐潮本來大破淮陽救兵,「俘百餘人,拘於雍丘,將殺之」。後因前往會見李庭望,淮陽救兵乘機殺死看守自己的士兵,令狐潮失去對雍丘的控制權,被迫「棄妻子走」,賈賁於是得以入雍丘。

......使東擊淮陽救兵於襄邑,破之,俘百餘人,拘於雍丘,將殺之,往見李庭望;淮陽兵遂殺守者,潮棄妻子走,故賈賁得以其間入雍丘。(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天寶十五載 (公元七五六年) 二月,庚子,令狐潮引領叛軍反攻雍丘。賈賁出戰,敗死。

庚子,潮引賊精兵攻雍丘;賁出戰,敗死。(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對於和賈賁聯兵之張巡來說,賈賁之死無疑是一大打擊,令張巡頓失依靠。

可是,張巡卻未有因此放棄,反而勉力抗戰。他終於兼領賈賁之餘眾,自稱「吳王先鋒使」,與吳王祗遙相呼應,對抗安史叛軍。

張巡力戰卻賊,因兼領賁眾,自稱吳王先鋒使。(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令狐潮方面,他眼見張巡意圖力挽狂瀾,其於是在三月,乙卯,與李懷仙、楊朝宗、謝元同等四萬餘眾進至雍丘城下。

三月,乙卯,潮復與賊將李懷仙、楊朝宗、謝元同等四萬餘眾奄至城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城中守將見叛軍聲勢浩大,無不人心惶惶。

眾懼,莫有固志。(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張巡對士卒們剖析叛軍心態 (「有輕我心」),且告訴士卒們退敵之方略 (「今出其不意擊之,彼必驚潰。賊勢小折,然後城可守也。」),士卒由是心安。

巡曰:「賊兵精銳,有輕我心。今出其不意擊之,彼必驚潰。賊勢小折,然後城可守也。」(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加上張巡身先士卒,親自率領部隊抗敵。在守城將士氣勢如虹的情況下,叛軍只好暫時撤退。

乃使千人乘城;自帥千人,分數隊,開門突出。巡身先士卒,直衝賊陳,人馬辟易,賊遂退。(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次日,叛軍再度集結攻城。這一次,叛軍於雍丘城周圍設置了百門投石機。在投石機之猛烈轟炸下,城樓及城上矮牆全被毀壞。張巡形勢十分險峻。

明日,復進攻城,設百砲環城,樓堞皆盡。(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張巡於城上立木柵,以臨時取代城牆的功能,抵禦叛軍推進。

巡於城上立木柵以拒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叛軍後來依附木柵以登城。張巡於是點燃灌上油脂的蒿草束,投向登城之叛軍,以阻礙叛軍推進。

賊蟻附而登,巡束蒿灌脂,焚而投之,賊不得上。(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叛軍之攻勢稍有鬆懈,張巡乘機派兵出城突襲,或趁夜深人靜之際,偷襲敵營。六十餘日後,叛軍見久攻雍丘不下,被迫退兵。

時同賊隙,出兵擊之,或夜縋斫營。積六十餘日,大小三百餘戰,帶甲而食,裹瘡復戰,賊遂敗走。(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叛軍驟退,張巡乘勝追擊,「獲胡兵二千人而還」。自此以後,雍丘守軍聲勢大振。

巡乘勝追之,獲胡兵二千人而還,軍聲大振。(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令狐潮面對軍事上的失利,始終不甘心。他於是在五月捲土重來,再度引兵攻雍丘。

令狐潮復引兵攻雍丘。(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八)

令狐潮過去與張巡有交情。今二人各為其主,以致互相敵對。雙方皆希望對方能棄暗投明。二人遂展開了一場「舌戰」。

潮與張巡有舊,於城下相勞苦如平生,潮因說巡曰:「天下事去矣,足下堅守危城,欲誰為乎?」巡曰:「足下平生以忠義自許,今日之舉,忠義何在!」潮慚而退。(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八)

由「足下平生以忠義自許,今日之舉,忠義何在!」,我們可見張巡之道德人格、道德勇氣。

孟子曰:「吾善養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令狐潮之「慚而退」,正好反映他「行有不慊於心」,遠不如張巡胸中之正氣洋溢。

令狐潮招降不成,其只好與張巡攻守相持了四十餘日。期間,由於雍丘地處偏遠,加上古代資訊傳遞不便,張巡等人幾乎完全與朝廷隔絕,不能和朝廷互通聲氣。

令狐潮圍張巡於雍丘,相守四十餘日,朝廷聲問不通。(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八)

令狐潮不久知悉玄宗幸蜀,他於是再度向張巡招降,為張巡拒絕。

潮聞玄宗已幸蜀,復以書招巡。有大將六人,官皆開府、特進,白巡以兵勢不敵,且上存亡不可知,不如降賊。巡陽許諾。明日,堂上設天子畫像,帥將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將於前,責以大義,斬之。士心益勸。(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八)

其實,「有大將六人,官皆開府、特進,白巡以兵勢不敵,且上存亡不可知,不如降賊」的現象出現,主要原因是:戰事曠日持久,軍備、物資皆嚴重短缺。

然而,張巡一心盡忠為國,堅決不屈,他倒不願意因客觀條件之羈絆而降敵。

反之,他希望透過種種方法,以解決當前的問題,成就其大仁大義。

例如:城中的箭用盡了,張巡即用巧計借箭數十萬 (和《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原理相同)。

中城矢盡,巡縛蒿為人千餘,被以黑衣,夜縋城下,潮兵爭射之,久乃知其蒿人;得矢數十萬。(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八)

對方軍隊人數太多了,張巡即派死士夜襲其軍營。

其後復夜縋人,賊笑不設備,乃以死士五百斫潮營;潮軍大亂,焚壘而遁,追奔十餘里。(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八)

而為了震懾叛軍,張巡甚至發下森嚴、有違人道之軍令 (由雷萬春於城上中六箭而不動一事可見)。

巡使郎將雷萬春於城上與潮相聞,語未絕,賊弩射之,面中六矢而不動。潮疑其木人,使諜問之,乃大驚,遙謂巡曰:「向見雷將軍,方知足下軍令矣,然其如天道何!」巡謂之曰:「君未識人倫,焉知天道!」未幾,出戰,擒賊將十四人,斬道百餘級。賊乃夜遁,收兵入陳留,不敢復出。(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八)

近代人本主義者 (humanism) 固然可以說:「人的性命本身是有價值的。每個人皆是尊嚴的存在。因此,殺千萬人是不道德,犧牲一個人同樣也是不道德」,對張巡的做法感到不恥。

可是,我們嘗試站在張巡當時的立場看,其要不投降叛軍以助長亂事,要不犧牲一人以抑叛軍之勢。這乃一道德之兩難 (dilemma)。在任一情況皆有人犧牲的情況下,理性之抉擇自然是:盡量減少傷亡之人數。如是,張巡的做法又有甚麼值得非難的地方呢?這只是尋常的「後果論的」(consequentialist) 思維、決定而已。

況且,令狐潮一行人果然因此而被震懾、擊潰,張巡之做法帶來正面的軍事成效。張巡乃一將領,非空想的道德哲學家,其何罪之有?

儘管張巡的做法令叛軍心感忿恨,因而大幅增兵。

潮慚,益兵圍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八)

張巡依然屢破叛軍。

頃之,賊步騎七千餘眾屯白沙渦,巡夜襲擊,大破之。還,至桃陵,遇賊救兵四百餘人,悉擒之。分別其眾,媯、檀及胡兵,悉斬之;滎陽、陳留脅從兵,皆散令歸業。旬日間,民去賊來歸者萬餘戶。(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八)

(至德元載,公元七五六年,八月)李庭望將蕃、漢二萬餘人東襲寧陵、襄邑,夜,去雍丘城三十里置營。張巡帥短兵三千掩擊,大破之,殺獲太半。庭望收軍夜遁。(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八)

雍丘在張巡的鎮守下,得以力保不失。

補充資料:許遠守睢陽

早於天寶十四載 (公元七五五年) 十二月,單父尉賈賁曾率領官吏、人民向南進擊睢陽 (已被安史叛軍控制),取得勝利,張通晤 (祿山用為睢陽) 被斬。

祿山以張通儒之弟通晤為睢陽太守,與陳留長史楊朝宗將胡騎千餘東略地,郡縣官多望風降走,惟東平太守嗣吳王祗、濟南太守李隨起兵拒之。祗,禕之弟也。郡縣之不從賊者,皆倚吳王為名。單父尉賈賁帥吏民南擊睢陽,斬張通晤。李庭望引兵欲東徇地,聞之,不敢進而還。(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天寶十五載,李隨至睢陽,有眾數萬。

李隨至睢陽,有眾數萬。(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玄宗不久以李隨為河南節度使,前高要尉許遠為睢陽太守兼防禦使。自此以後,李隨、許遠擔負起鎮守睢陽之重任。

丙辰,以隨為河南節度使,以前高要尉許遠為睢陽太守兼防禦使。(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七)

許遠,杭州鹽官人。他是隋代大臣許敬宗之玄孫,父親為右羽林將軍許望。

開元年間,許遠考中進士,得以入朝為官。他一度進入劍南節度使幕府為從事,但因忤逆節度使章仇兼瓊,被貶為高要尉。安史亂起,玄宗再度起用他為睢陽太守,鎮守睢陽。

張巡後來和許遠合力死守睢陽,後世將二人並稱為「雙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