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期間,國史上出現了不少具有道德品格的人物,其中一人是:張興。
張興,束鹿人。他原本是鎮守饒陽的裨將
(武官的一個職位),孔武有力。由於他明辨道德心性,不滿安史叛軍的所作所為,其於是極力抵抗叛軍對饒陽的侵犯,以致「賊攻饒陽,彌年不能下」。
(至德元載,公元七五六年,十月)
饒陽裨將束鹿張興,力舉千鈞,性復明辨;賊攻饒陽,彌年不能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九)
無奈的是,隨著諸郡相繼失陷,史思明率領叛軍全力圍攻,饒陽漸告孤立。終於,太守李系忍受不住窘迫的境況,赴火而死,饒陽陷落。
及諸郡皆陷,思明并力圍之,外救俱絕,太守李系窘迫,赴火死,城遂陷。(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九)
饒陽陷落後,張興被史思明生擒,立於馬前。期間,史思明嘗試遊說張興歸降,不料張興竟回答說「興,唐之忠臣,固無降理」,堅決捨身取義。
思明擒興,立於馬前,謂曰:「將軍真壯士,能與我共富貴乎?」興曰:「興,唐之忠臣,固無降理。今數刻之人耳,願一言而死。」(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九)
張興更打算對史思明說之以理,勸其倒戈討賊,可惜未能成功。
興曰:「興,唐之忠臣,固無降理。今數刻之人耳,願一言而死。」思明曰:「試言之。」興曰:「主上待祿山,恩如父子,羣臣莫及,不知報德,乃興兵指闕,塗炭生人。大丈夫不能翦除凶逆,乃北面為之臣乎!僕有短策,足下能聽之乎?足下所以從賊,求富貴耳,譬如燕巢于幕,豈能久安!何如乘間取賊,轉禍為福,長享富貴,不亦美乎!」(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九)
張興最後被史思明鋸殺,慷慨就義,毫無懼色。
思明怒,命張於木上,鋸殺之,詈不絕口,以至於死。(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九)
孟子曾說: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才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告子上>)
張興之就義,可謂充分體現孟子所言,為儒家道德一典型示範。
又宋人文天祥<正氣歌>曾說:
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
饒陽失守,對張興來說雖是「時窮」,但這一「時窮」卻為他提供了成就偉大的道德人格的機緣,令他的名字、德行可永垂於後世。孔子曰「求仁得仁,又何怨?」,張興應該無憾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