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二十六、寧國公主出嫁

由於回紇出兵助唐「收復兩京」,肅宗於是在乾元元年 (公元七五八年) 七月冊命回紇可汗為「英武威遠毗伽闕可汗」,且以幼女寧國公主妻之。

丁亥,冊命回紇可汗曰英武威遠毗伽闕可汗,以上幼女寧國公主妻之。以殿中監漢中王瑀為冊禮使,右司郎中李巽副之;命左僕射裴冕送公主至境上。戊子,又以司勳員外郎鮮于叔明為瑀副。叔明,仲通之弟也。(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寧國公主乃唐肅宗的二女兒。她初嫁鄭巽,鄭巽死後寡居,又嫁薛康衡,薛康衡死後寡居。後來,肅宗命寧國公主和親回紇,公主以「國家事重,死且無恨」,毅然答應,頗知大體。

甲子,上送寧國公主至咸陽,公主辭訣曰:「國家事重,死且無恨!」上流涕而還。(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是時,回紇對唐的態度已有轉變,將唐視為與自己「平起平坐」(即享有同等的地位) 的國家。這由毗伽闕可汗原本打算坐著受冊命可知。

幸好回紇深受漢文化薰陶,加上李瑀巧妙的應對,毗伽闕可汗才站立受冊命,且以寧國公主為可敦 (相當於中原王朝的皇后)。

瑀等至回紇牙帳,可汗衣赭袍胡帽,坐帳中榻上,儀衛甚盛,引瑀等立於帳外,瑀不拜而立,可汗曰:「我與天可汗兩國之君,君臣有禮,何得不拜!」瑀與叔明對曰:「向者唐與諸國為婚,皆以宗室女為公主。今天子以可汗有功,自以所生女妻可汗。恩禮至重,可汗奈何以子婿傲婦翁,坐榻上受冊命邪!」可汗改容,起受冊命。明日,立公主為可敦,舉國皆喜。(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及瑀至其牙帳,毗伽闕可汗衣赭黃袍,胡帽,坐於帳中榻上,儀衛甚盛,引瑀立於帳外,謂瑀曰:「王是天可汗何親?」瑀曰:「是唐天子堂弟。」又問:「於王上立者為誰?」瑀曰:「中使雷盧俊。」可汗又報曰:「中使是奴,何得向郎君上立?」雷盧俊竦懼,跳身向下立定。瑀不拜而立。可汗報曰:「兩國主君臣有禮,何得不拜?」瑀曰:「唐天子以可汗有功,故將女嫁與可汗結姻好,比者中國與外蕃親,皆宗室子女,名為公主。今寧國公主,天子真女,又有才貌,萬里嫁與可汗。可汗是唐家天子女婿,合有禮數。豈得坐於榻上受詔命耶!」可汗乃起奉詔,便受冊命。翌日,冊公主為可敦,蕃酋歡欣曰:「唐國天子貴重,將真女來。」(《舊唐書‧回紇傳》)

然唐室聲威已大不如前,這層吾人不難推知。

肅宗於乾元二年 (公元七五九年) 三月曾宴請回紇骨啜特勒、帝德等十五人於紫宸殿,以酬謝他們協助唐室對抗安史叛軍。

甲申,回紇骨啜特勒、帝德等十五人自相州奔還西京,上宴之於紫宸殿,賞賜有差。庚寅,骨啜特勒等辭還行營。(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乾元二年,回紇骨啜特勒等率眾從郭子儀與九節度於相州城下戰,不利。三月壬子,回紇王子骨啜特勒及宰相帝德等十五人自相州奔於西京,肅宗宴之於紫宸殿,賞物有差。其月庚寅,回紇特勒辭還行營,上宴之於紫宸殿,賜物有差。乙未,以回紇王子新除左羽林軍大將軍、員外置,骨啜特勒為銀青光祿大夫、鴻臚卿、員外置。(《舊唐書‧回紇傳》)

四月,毗伽闕可汗逝世,長子葉護被殺。回紇國人立毗伽闕可汗的少子為可汗,是為「登里可汗」。

回紇毗伽闕可汗卒,長子葉護先遇殺,國人立其少子,是為登里可汗。(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按照回紇的習俗,可敦必須於可汗死後一同殉葬。可是,寧國公主以「回紇慕中國之俗,故娶中國女為婦。若欲從其本俗,何必結婚萬里之外邪!」為理由,拒絕殉葬的要求。其最後只是「剺面而哭」。

回紇欲以寧國公主為殉。公主曰:「回紇慕中國之俗,故娶中國女為婦。若欲從其本俗,何必結婚萬里之外邪!」然亦為之剺面而哭。(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八月,寧國公主以無子嗣而得返長安。與她一同前往回紇的榮王的女兒,則留居回紇,嫁給毗伽闕可汗的兒子英義可汗為可敦,被稱為「小寧國公主」。

回紇以寧國公主無子,聽歸;丙辰,至京師。(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及寧國來歸,榮王女為可敦,回紇號為小寧國公主。(冊府元龜‧卷九百七十九)

寧國公主於唐德宗貞元元年 (公元七八五年) 改封蕭國公主。

和文成公主出嫁吐蕃不同,寧國公主的和親更多是為了軍事上的同盟。日本戰國時期,織田信長將其妹阿市嫁予淺井長政,以拉攏近江國。阿市的遭遇和寧國公主可謂極為相似。

當然,阿市有三名出色的女兒 (淀殿,常高院、崇源院)。其後來又改嫁柴田勝家,於北之庄城陷落時,與柴田共赴黃泉,不甘被豐臣秀吉凌辱。寧國公主的下場,與阿市的相比,多少有些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