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宗至德二載 (公元七五七年)
十月,唐軍收復東都洛陽。安慶緒率領安史陣營一干人等北走鄴城。期間,改投唐室的官員、節度使不絕如縷,包括:能元皓、王暕、宇文寬。
(至德三載,公元七五八年,二月)
安慶緒所署北海節度使能元皓舉所部來降,以為鴻臚卿,充河北招討使。(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三月)
安慶緒之北走也,其平原太守王暕、清河太守宇文寬皆殺其使者來降。(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慶緒無力挽回人心,其於是轉用暴力應付。他派遣將領蔡希德、安太清攻拔平原、清河兩郡,擒殺王暕、宇文寬於市中,即為一例。
慶緒使其將蔡希德、安太清攻拔之,生擒以歸,冎於鄴市。(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通鑑》更有這樣一段記載:
凡有謀歸者,皆誅及種、族,乃至部曲、州縣、官屬,連坐死者甚眾。又與其群臣歃血盟於鄴南,而人心益離。(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當一個政權只懂得用武力鎮攝人民,其人民之服從必然是短暫的、流於表面形式的,人民內心之不滿終有一天「死灰復燃」,而該政權即壽終正寢矣。觀乎安慶緒種種做法,「安史叛軍即將敗亡」這一結局其實不難估計。
加上安慶緒於軍事上不敵唐軍。
慶緒聞李嗣業在河內,夏,四月,與蔡希德、崔乾祐將步騎二萬,涉沁水攻之,不勝而還。(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回紇又出驍騎協助唐室平亂。
(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八月)
回紇遣其臣骨啜特勒及帝德將驍騎三千助討安慶緒,上命朔方左武鋒使僕固懷恩領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安史陣營自甘墮落,無藥可救。
(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九月)
安慶緒之初至鄴也,雖枝黨離析,猶據七郡六十餘城,甲兵資糧豐備。慶緒不親政事,專以繕臺沼樓船、酣飲為事。其大臣高尚、張通儒等爭權不叶,無復綱紀。蔡希德有才略,部兵精銳,而性剛,好直言,通儒譖而殺之;麾下數千人皆逃散,諸將怨怒不為用。以崔乾祐為天下兵馬使,總中外兵。乾祐愎戾好殺,士卒不附。(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乾元元年 (公元七五八年) 九月,庚寅,隨著肅宗派遣郭子儀、魯炅、李奐、許叔冀、李嗣業、崔光遠等人率領步騎二十萬圍攻鄴城
(李光弼、王思禮從旁協助),展開「鄴城之戰」,慶緒陷入一困局之中。
庚寅,命朔方郭子儀、淮西魯炅、興平李奐、滑濮許叔冀、鎮西、北庭李嗣業、鄭蔡季廣琛、河南崔光遠七節度使及平盧兵馬使董秦將步騎二十萬討慶緒;又命河東李光弼、關內、澤潞王思禮二節度使將所部兵助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郭子儀率領兵馬自杏園渡河,東至獲嘉,擊破安太清,斬首四千級,捕虜敵軍五百人。太清退保衛州,子儀進兵圍攻之。丙午,子儀告捷。
(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十月)
郭子儀引兵自杏園濟河,東至獲嘉,破安太清,斬首四千級,捕虜五百人。太清走保衛州,子儀進圍之;丙午,遣使告捷。(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魯炅、季廣琛、崔光遠、李嗣業不久與郭子儀會師於衛州,唐軍聲勢更盛。
魯炅自陽武濟,季廣琛、崔光遠自酸棗濟,與李嗣業兵皆會子儀於衛州。(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安慶緒「舉鄴中之眾七萬救衛州」,反被子儀用計擊敗。慶緒因而喪弟,且失去對衛州的控制權。
慶緒悉舉鄴中之眾七萬救衛州,分三軍,以崔乾祐將上軍,田承嗣將下軍,慶緒自將中軍。子儀使善射者三千人伏於壘垣之內,令曰:「我退,賊必逐我,汝乃登壘,鼓噪而射之。」既而與慶緒戰,偽退,賊逐之,至壘下,伏兵起射之,矢如雨注,賊還走,子儀復引兵逐之,慶緒大敗。獲其弟慶和,殺之。遂拔衛州。(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郭子儀乘勝追擊,進至鄴城,許叔冀、董秦、王思禮、薛兼訓等人亦相繼到達城下。安慶緒於愁思岡以僅餘的兵力與唐軍對抗,再敗。其無計可施,只好入城固守。
慶緒走,子儀等追之至鄴,許叔冀、董秦、王思禮及河東兵馬使薛兼訓皆引兵繼至。慶緒收餘眾拒戰於愁思岡,又敗。前後斬首三萬級,捕虜千人。慶緒乃入城固守,子儀等圍之,李光弼引兵繼至。(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採取守勢或可自保於一時,卻不能作長久之計。為了扭轉劣勢,安慶緒派遣薛嵩求救於一度背叛自己、歸降唐室的史思明。
慶緒窘急,遣薛嵩求救於史思明......(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適逢史思明識破肅宗的陰謀,對唐室不復有所寄望,他終決定在慶緒開出的「優厚條件」(慶緒答應讓出帝位給史思明)
下,倒戈相向,發范陽兵十三萬解救鄴城之圍。
思明發范陽兵十三萬欲救鄴,觀望未敢進,先遣李歸仁將步騎一萬軍於滏陽,遙為慶緒聲勢。(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史思明於乾元二年 (公元七五九年) 春,正月,自稱大聖燕王,且以周摯為行軍司馬。
春,正月,己巳朔,史思明築壇於魏州城北,自稱大聖燕王;以周摯為行軍司馬。(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一)
唐軍方面,損兵折將、財竭糧盡等問題陸續浮現。
鎮西節度使李嗣業攻鄴城,為流矢所中,丙申,薨;兵馬使荔非元禮代將其眾。初,嗣業表段秀實為懷州長史,知留後事,時諸軍屯戍日久,財竭糧盡,秀實獨運芻粟,募兵市馬以奉鎮西行營,相繼於道。(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一)
況且鄴城因為種種原因而久攻不下 (如安慶緒下令死守、郭子儀引水灌城令城中軍民無法出城表達投降訊息)。
(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二月)
郭子儀等九節度使圍鄴城,築壘再重,穿塹三重,壅漳水灌之。城中井泉皆溢,構棧而居,自冬涉春,安慶緒堅守以待史思明,食盡,一鼠直錢四千,淘牆佲及馬矢以食馬。人皆以為克在朝夕,而諸軍既無統帥,進退無所稟;城中人欲降者,礙水深,不得出。城久不下,上下解體。(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一)
史思明一方面向唐軍步步進逼,「使諸將去城各五十里為營,每營擊鼓三百面,遙脅之」;一方面於每營挑選五百精騎,天天於鄴城城下抄掠唐軍物資。
思明乃自魏州引兵趣鄴,使諸將去城各五十里為營,每營擊鼓三百面,遙脅之。又每營選精騎五百,日於城下抄掠,官軍出,即散歸其營;諸軍人馬牛車日有所失,樵采甚艱,晝備之則夜至,夜備之則晝至。(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一)
史思明又用計截斷唐軍的糧食補給 (南自江、淮,西自并、汾)。
時天下饑饉,轉餉者南自江、淮,西自并、汾,舟車相繼。思明多遣壯士竊官軍裝號,督趣運者,責其稽緩,妄殺戮人,運者駭懼;舟車所聚,則密縰火焚之;往復聚散,自相辨識,而官軍邏捕不能察也。(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一)
唐軍糧食短缺,造成軍中人心動搖。史思明看準機會,於乾元二年 (公元七五九年) 三月率領五萬精兵對唐軍發動總進攻。
由是諸軍乏食,人思自潰。思明乃引大軍直抵城下,官軍與之刻日決戰。(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一)
三月,壬申,官軍步騎六十萬陳於安陽河北,思明自將精兵五萬敵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一)
唐軍過於輕敵,加上戰前對地形了解不足,遇戰即潰。
三月,壬申,官軍步騎六十萬陳於安陽河北,思明自將精兵五萬敵之,諸軍望之,以為遊軍,未介意。思明直前奮擊,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先與之戰,殺傷相半;魯炅中流矢。郭子儀承其後,未及布陳,大風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晝晦,咫尺不相辨。兩軍大驚,官軍潰而南,賊潰而北,棄甲仗輜重委積於路。(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一)
東都洛陽雖勉強可保,但唐室之優勢明顯不再。
子儀以朔方軍斷河陽橋保東京。戰馬萬匹,惟存三千,甲仗十萬,遺棄殆盡。東京士民驚駭,散奔山谷,留守崔圓、河南尹蘇震等官吏南奔襄、鄧,諸節度各潰歸本鎮。士卒所過剽掠,吏不能止,旬日方定。惟李光弼、王思禮整勒部伍,全軍以歸。(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一)
「鄴城之戰」最後以史思明大勝、唐軍慘敗告終。
鄴城兵圍得解,史思明的功勞最大。然而,困境一過,安慶緒又恢復其傲慢、疑忌的態度,「與孫孝哲、崔乾祐謀閉門更拒思明」,不復向史思明迎謝。
史思明審知官軍潰去,自沙河收整士眾,還屯鄴城南。安慶緒收子儀等營中糧,得六七萬石,與孫孝哲、崔乾祐謀閉門更拒思明。諸將曰:「今日豈可復背史王乎!」思明不與慶緒相聞,又不南追官軍,但日於軍中饗士。張通儒、高尚等言於慶緒曰:「史王遠來,臣等皆應迎謝。」慶緒曰:「任公暫往。」思明見之涕泣,厚禮而歸之。經三日,慶緒不至。(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一)
思明深知安慶緒始終不信自己,其於是故作謙讓,向安慶緒表示「願為兄弟之國,更作籓籬之援。鼎足而立,猶或庶幾;北面之禮,固不敢受」,以使慶緒疏於防範,要求歃血為盟。再而藉著歃血為盟的時機,「引慶緒及諸弟入至庭下」,利用軍士將安慶緒及其四弟、高尚、孫孝哲、崔乾祐殺死。
思明密召安太清令誘之,慶緒窘蹙,不知所為,乃遣太清上表稱臣于思明,請待解甲入城,奉上璽綬。思明省表,曰:「何至如此!」因出表遍示將士,咸稱萬歲。乃手疏唁慶緒而不稱臣,且曰:「願為兄弟之國,更作籓籬之援。鼎足而立,猶或庶幾;北面之禮,固不敢受。」並封表還之。慶緒大悅,因請歃血同盟,思明許之。慶緒以三百騎詣思明營,思明令軍士擐甲執兵以待之,引慶緒及諸弟入至庭下。慶緒再拜稽首曰:「臣不克荷負,棄失兩都,久陷重圍,不意大王以太上皇之故,遠垂救援,使臣應死復生,摩頂至踵,無以報德。」思明忽震怒曰:「棄失兩都,亦何足言。爾為人子,殺父奪其位,天地所不容!吾為太上皇討賊,豈受爾佞媚乎!」即命左右牽出,並其四弟及高尚、孫孝哲、崔乾祐皆殺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一)
張通儒等曾勸諫安慶緒,史思明對他們授之以官。
張通儒、李庭望等悉授以官。(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一)
而史思明的掌權,為安史陣營的重新整頓、部署帶來契機。「固守根本之地 (指范陽),再而向西擴展」成為安史叛軍行動的新方向。
思明勒兵入鄴城,收其士馬,以府庫賞將士,慶緒先所有州、縣及兵皆歸于思明。遣安太清將兵五千取懷州,因留鎮之。思明欲遂西略,慮根本未固,乃留其子朝義守相州,引兵還范陽。(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一)
補充資料:「宦官監軍」乃唐軍於「鄴城之戰」敗退的原因
除了輕敵冒進、了解地形不足,唐軍於「鄴城之戰」敗退,還在於各路軍隊沒有統一的指揮,而只由宦官魚朝恩出任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監督各軍的行動。
上以子儀、光弼皆元勳,難相統屬,故不置元帥,但以宦官開府儀同三司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觀軍容之名自此始。(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
宦官不懂軍事,往往貽誤戎機,這由魚朝恩不許可李光弼「與朔方軍同逼魏城」的軍事建議可證。
李光弼曰:「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進,此欲使我懈惰,而以精銳掩吾不備也。請與朔方軍同逼魏城,求與之戰。彼懲嘉山之敗,必不敢輕出。得曠日引久,則鄴城必拔矣。慶緒已死,彼則無辭以用其眾也。」魚朝恩以為不可,乃止。(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一)
中唐以後,宦官監軍、掌軍成為風氣,此風氣實肇始於此。而此風氣對唐室無疑是百害而無一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