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四十一、重用阿史那社爾

貞觀十年(丙申,公元六三六年),春,正月,辛丑,太宗以突厥拓設阿史那社爾為左驍衛大將軍。

辛丑,以突厥拓設阿史那社爾為左驍衛大將軍。(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四)

阿史那社爾原本為處羅可汗之子,十一歲的時候,以才智謀略聞名。其後來被任為拓設,於磧北建立根據地,與欲谷設分統諸部,居官十年,未嘗有所賦斂。

社爾,處羅可汗之子也,年十一,以智略聞。可汗以為拓設,建牙於磧北,與欲谷設分統敕勒諸部,居官十年,未嘗有所賦斂。(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四)

社爾為官時,只求部落人民之豐衣足食。及薛延陀叛,攻破欲谷設,社爾亦兵敗,其於是率領餘眾退走西陲。

諸設或鄙其不能為富貴,社爾曰:「部落苟豐,於我足矣。」諸設慚服。及薛延陀叛,攻破欲谷設,社爾兵亦敗,將其餘眾走保西陲。(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四)

不久,頡利可汗敗亡,西突厥咄陸可汗二兄弟爭國。社爾乘西突厥內亂,詐往降之,再而引兵襲擊,結果,西突厥大片土地落入社爾之手,社爾亦因而有眾十餘萬,自稱答布可汗。

頡利可汗既亡,西突厥亦亂,咄陸可汗兄弟爭國。社爾詐往降之,引兵襲破西突厥,取其地幾半,有眾十餘萬,自稱答布可汗。(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四)

社爾打算揮軍攻打薛延陀,諸部勸諫,不果。其於是派兵擊薛延陀於磧北,持續百餘日。

社爾乃謂諸部曰:「首為亂破我國者,薛延陀也,我當為先可汗報仇擊滅之。」諸部皆諫曰:「新得西方,宜且留鎮撫。今遽捨之遠去,西突厥必來取其故地。」社爾不從,擊薛延陀於磧北,連兵百餘日。(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四)

適逢咥利失可汗立,社爾之部多苦於長期的征戰,於是叛離社爾。薛延陀乘機派兵擊社爾,社爾大敗,退保高昌。由於其舊兵只得萬餘家,又畏西突厥之逼,社爾最後只好率領部眾來降。

會咥利失可汗立,社爾之眾苦於久役,多棄社爾逃歸。薛延陀縱兵擊之,社爾大敗,走保高昌,其舊兵在者才萬餘家,又畏西突厥之逼,遂帥眾來降。(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四)

太宗對社爾亦甚為重用,予以寬厚之待遇,唐室自此增添一名猛將。

敕處其部落於靈州之北,留社爾於長安,尚皇妹南陽長公主,典屯兵於苑內。(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四)

社爾為人廉潔、謹慎,太宗對之極為欣賞,其曾以高昌所得寶刀及雜彩千段賜之。

高昌之平也,諸將皆即受賞,行軍總管阿史那社爾以無敕旨,獨不受,及別敕既下,乃受之,所取唯老弱故弊而已。上嘉其廉慎,以高昌所得寶刀及雜彩千段賜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