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及時行樂 (05-04-2025, 新歌速遞 / 李國祥作品精選)

1. COLLAR – Trouble Trouble

2. COLLAR – SSS

3. TYSON YOSHI – Godspeed

4. Teddy Fan – 今次動真格

5. FIESTER + Cozy Syndrome – 防御作戰中止

6. Cozy Syndrome – 我不回去

7. 李國祥 – 摘星的晚上

8. 李國祥 – 餘情未了

9. 李國祥 + 倫永亮 – 總有你鼓勵

10. 李國祥 – 為什麼

11. 李國祥 – 藍色 Sha La La

12. Black – Wonderful life

https://www.patreon.com/posts/ji-shi-xing-le-125976940

2025年4月3日 星期四

夜未央,一夢何止十年 – 乙女新夢隊長 Rika 與她的偶像夢

乙女新夢隊長 Rika 生誕暨出道十周年 live 完滿結束。限於篇幅,今只談一些筆者的觀察,從中也可窺見 Rika 的為人,以及她是如何看待這一個堅持了十年的偶像夢。

Rika 正職是粵劇演員,日間亦會到不同學校教導及推廣粵劇。生誕 live 舉行前夕,因為乙女新夢自資營運的關係,由周邊商品的設計,到活動宣傳海報,報名及相關跟進工作,全由 Rika 親自處理。數個寧靜的晚上,通宵達旦地工作,還有精益求精的綵排,少點毅力,委實難以堅持。日系偶像夢在她眼中,似乎有特殊的意義,所以要異常認真地看待。

周邊商品中有一限定 T 恤,繪有 Rika 去年在日本 Tokyo Idol Festival 表演的樣子,由黃獎先生用一筆畫的方式繪成。登上 Tokyo Idol Festival 是乙女新夢初成軍時所訂下的目標,意義重大。一筆畫的特色是一筆直下,不能重來,喻意人生只能不斷向前,這些小細節皆見 Rika 的心思。

商品開賣,google form 最後一欄是「給 Rika 的話」,看著 dreamers 給自己的留言,縱然不是面對面,但仍在螢幕前感動落淚,Instagram 限時動態「想為 fans 做得更多」的感想並非一時即興,而是有種種具體措置。不去生誕 live 也可前來參與物販相見,共同慶祝,dreamers 十年來不離不棄是有原因。

讀粵劇乃至入戲行,除了生計,還基於對公公的一份情 (Rika 的公公一直做粵劇的燈光工作)。至於乙女新夢,更多是給予她活著的意義和價值。粵劇班有學生頑皮不聽話,氣上心頭,卻因看到生誕 live 限定 T 恤的成品,馬上有滿足感,忘記課室中的鬱悶。日系偶像的身份從來不是兼職、副業,相比粵劇,甚至更能展現自我、做回自己,這或許解釋到何以 Rika 再辛苦都要堅持。

在未加入乙女奇蹟 (乙女新夢前身) 前,Rika 是舞團 Sweetness 的副團長。出道十周年,不忘昔日好姊妹,在台上跳唱 AKB48 的作品,Rika 當年正是 cosplay AKB48、受 AKB48 影響而愛上日本流行音樂文化。日系作品為主軸,加入少量廣東歌。其中邀來女子樂隊 Cozy Syndrome 主音 Asana 和結他手 Forky 合唱《沒遺憾放任》,Acoustic 版本甚難得,歌詞「不信命奮力浮沉,世上無不朽夜幕下黑暗,旁人看成愚蠢或勇敢,刻劃出最美好經過」完美總結「一夢十年」的心路歷程。又請出孔德朗合唱《你和奇蹟》,《你和奇蹟》是乙女奇蹟出道作《君とミラクル》的中文版,孔為《你和奇蹟》填詞人,十年前舊曲,十年後重新編曲及演繹,不忘初心之餘,多了一份深情和感性。

Rika 之前接受路透社專訪,讓一眾 dreamers 亮相入鏡,她希望外界不只留意自己,更關注及讚賞其支持者的落力應援。對 dreamers 多年陪伴的肯定,成就生誕委 (由 dreamers 組成) 高度動員力。佈置場地、剪輯驚喜影片、設計和製作不同應援物……尤其教人感動是,後物販轉換場地舉行,dreamers 眾志成城,自動自覺協助搬運各項物品,令活動順利進行,粉絲全心全意支持偶像,令 Rika 更想辦好乙女新夢,「想乙女新夢成為大家喜歡的樣子」,「想大家黎到玩得開心」。

厚雪軟化,春回大地,在支持者見證下,Rika 正式宣佈乙女新夢有新的經理人、官方攝影師,她自己也會有個人單曲發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前成員 Akiko 和 Shiro、現役隊友 Maho 和 Ai,在談到對 Rika 的印象時,不約而同欣賞她對追尋偶像夢想的堅定不移,還有做事有想法、有計劃,且能辦得有聲有色。堅毅不放棄、責任心強,其實是來自她去年過世的父親生前的言行身教。至於辦事能力高,跟以往從事粵劇幕後工作可能亦有關係。

去年香港電台第四十五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乙女新夢獲得「最有前途新人獎」,是香港日系地下偶像女團走上地面而獲得肯定的首例。那時候,Rika 父親已然年邁,看見女兒獲獎,猶如自己得獎般,以女兒的成就自豪。每年父親生日,Rika 都會買蛋糕替父親慶祝。奈何去年年底,慈父離世,乙女新夢剛走出解散陰霾,重新出發,Rika 卻遇上個人人生的大考驗。再次看見美輪美奐的蛋糕,憶起與父親溫馨的時光,箇中傷痛,實不足為外人道。惟 Rika 未有自傷自憐,在疲憊不堪之際,她想到父親對自己的欣賞與肯定,生誕暨出道十周年 live 能夠完成,乙女新夢有一個可觀的前景,父親的精神力量無疑很重要。

和其他乙女成員相比,舞台上的 Rika 多了一份典雅,這是八十年代日本歌姬所獨有的氣質,當年的徐小鳳、《夜機》時期的陳慧嫻,都有這份氣質,卻在今時今日的香港無人接續。

乙女奇蹟是香港首支日系地下女團,Rika 在乙女奇蹟出道十周年,同時意味著香港日系地下偶像圈成立十周年。

安排記者全程紀錄、作專題採訪,選在尖沙咀正式的表演場地開 show,凡此種種,都看到乙女新夢正在邁向一個新階段。

夜未央,一夢何止十年。

活動花絮: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CP4ScYx1-3s1oGBzvh-8GONMUo7Rk8dg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梁祝故事考

梁祝最早記於初唐梁載言《十道四蕃志》,有「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一句。此完全不成一個故事,更何況祝為什麼被稱「義婦」、她和梁山伯同冢有何重要性非記載不可,梁氏全沒說明。

較完整的早期記載該數到中晚唐張讀《宣室志》:

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塚。

上虞位處今天的浙江紹興,會稽即今江蘇蘇州,換言之,這是一個發生在江浙地區的故事。梁祝二人共學的地點亦該在江浙一帶。

「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塚」,梁祝相識於謝安前,則故事開始的時代約為東晉中葉。

「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普通同學相互別離,決無登門再訪之理。梁山伯親身到訪祝家,祝英台過去明顯有告知其家所在,梁山伯對祝英台亦有頗深之情誼。請注意,這未必是男女愛情之情誼,因二人結交時,祝英台乃女扮男裝也。驅使梁山伯到訪祝家之情,更有可能是一種知心、知己之情,梁山伯認定祝英台乃跟自己心意相通的好友,相當於《笑傲江湖》中的劉正風與曲洋。另外,「祝先歸」隱約反映 (1) 祝家門風深嚴,不許女兒家在外胡鬧。(2) 祝英台對家門的要求是接受的,而非反抗的。她對梁山伯的感情並未深厚到與家門相抗衡。

「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梁山伯在造訪祝家之前,根本不知祝英台為女子,男女情愛自然無從談起。「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更多是因為:古代閨女甚少離開家門半步,與陌生男子單獨相處的機會尤其少。梁山伯知悉祝英台為祝家的閨女,縱使她舊時與自己多麼心意相通,以後恐怕再難重拾昔日美好時光了。他痛失一知己好友,故「悵然如有所失」。

可是,梁山伯頗聰明,閨女固然不可離開家門,但祝英台成了婚、自己成為祝英台的夫君,這位知己好友不就可以留在自己身邊嗎?故有「告其父母求聘」。奈何「而祝已字馬氏子矣」,祝家門風深嚴,當為高門大戶,東晉是講究門第的時代,所謂「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祝家拒絕梁山伯的求聘而把祝英台許配馬氏,反映梁山伯的家世不夠馬家顯赫。

求婚不遂,梁山伯做些什麼呢?「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沒有鬱鬱寡歡,沒有悲痛欲絕,還可以出仕為地方官。無他,如上面分析,他對祝英台本無男女之愛情,純然為一知心、知己之情,男女愛情失去會要生要死,知心、知己之情失去是可以克復的。

再看祝英台的反應,「祝適馬氏」,如果祝英台返家前就對梁山伯有意思,她就算不留下,也會暗中派人打聽梁山伯的消息,必要時離家出走私奔,至少會寧死不屈,拒絕跟馬氏完婚。嫁給馬氏,除了見出祝英台對家門的要求接受外,更反映她對梁山伯的愛情並不深厚,甚至根本沒有愛情。

梁山伯娶不到祝英台,無太大的情緒失落。祝英台嫁馬氏,無寧死不從。「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很大機會是驟然知悉舊日摯友離世,一時難掩悲痛、惋惜之情。「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觀乎「風濤不能進」,祝英台極有可能死於天災。

祝、馬兩家都是高門大戶,祝家痛失愛女,馬家痛失媳婦,出身陳留謝氏的謝安,基於政治需要,當然要安撫兩家,於是「奏表其墓曰義婦塚」。

宋代張津《乾道四明圖經》:

義婦塚,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縣西十里接待院之後,有廟存焉。舊記謂二人少嘗同學,比及三年,而山伯初不知英台之為女也,其樸質如此。按《十道四蕃志》云,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塚,即其事也。

史能之《咸淳毗陵志》:

祝陵在善卷山,岩前有巨石刻,云「祝英台讀書處」,號「碧鮮庵」。昔有詩云:「蝴蝶滿園飛不見,碧鮮空有讀書壇」。

皆對梁祝之間存有男女情愛隻字未提。

直至元代雜劇作家白樸創作《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梁祝才成為愛情悲劇的男女主角。

明朝徐樹丕《識小錄》:

梁山伯,祝英台,皆東晉人。梁家會稽,祝家上虞,同學於杭者三年,情好甚密。祝先歸。梁後過上虞尋訪,始知為女子。歸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許馬氏子矣。梁悵然不樂,誓不復娶。後三年,梁為鄞令,病死,遺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為父所逼,適馬氏,累欲求死。會過梁葬處,風波大作,舟不能進。祝乃造梁塚,失聲哀痛。塚忽裂,祝投而死焉,塚復自合。馬氏聞其事於朝,太傅謝安請贈為義婦。

較《宣室志》多添了「同學於杭者三年,情好甚密」、「梁悵然不樂,誓不復娶」、「遺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為父所逼,適馬氏,累欲求死」、「塚忽裂,祝投而死焉,塚復自合」、「馬氏聞其事於朝」,竊以為受到白樸影響。

馮夢龍《情史類略》:

梁山伯、祝英台皆東晉人。梁家會稽,祝家上虞,嘗同學。祝先歸,梁後過上虞訪之,始知為女。歸乃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許馬氏子矣。梁悵然若有所失。後三年,梁為鄞令,病且死,遺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適馬氏,過其處,風濤大作,舟不能進。祝乃造梁冢,失聲哀慟。忽地裂,祝投而死。馬氏聞其事於朝,丞相謝安請封為義婦。和帝時,梁得顯靈異效勞,封為忠義。有事立廟於鄞云。

大體抄自徐樹丕《識小錄》,但有「去白樸化」的傾向,少了「同學於杭者三年,情好甚密」、「誓不復娶」、「祝為父所逼,適馬氏,累欲求死」、「塚復自合」,卻添上「和帝時,梁得顯靈異效勞,封為忠義。有事立廟於鄞云」。

以長於考證見稱的清代學者翟灝,撰《通俗編》,其中有以下一段:

白仁甫《祝英台》劇見《宣室志》,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之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英台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竟完全不採白樸、徐樹丕、馮夢龍的版本,而遙承張讀《宣室志》。翟灝或許覺得,《宣室志》成書年代距離東晉較近,滲雜偽作竄改的內容較少。

嚴耕望《治史經驗談》說:「盡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史料,少用後期改編過的史料……何以引用史料要避免用後期改編過的呢?因為史料每經改編一次,價值就減低一次。此中至少有兩種原因可言。第一,史料改編絕不能百分之百的保存所依據原本的內容,即第一次改編,不能完整的保存原始資料的內容,第二次改編又不能完整的保存第一次改編本的內容……不但不能百分之百的保存舊本內容,而且可能無意中寫錯。」

相信翟灝也是按照此一原則作取捨篩選。

不過,張讀是大中年間進士及第,故事發生在東晉,相隔數百年,其記載可信性仍是不高。加上《宣室志》專錄仙佛鬼怪之事,其文字能否作為史料,頗值得疑問。

姑勿論如何,梁祝作為家喻戶曉的愛情故事,配上雙雙化蝶的淒美浪漫的結局,展示出中國人豐富的想像力,兼對「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嚮往。

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

談電影《破・地獄》之七

電影《破・地獄》使用了許多巧妙技法,令作品的藝術水平提高。

(1) 運用讖語

郭文死前,與道生在家最後一次見面,閒聊中,他提到「竹子開花,家散」。儘管道生安慰這是老一輩欺騙人的話語,後來事實證明郭文離世,志斌在外,獨留文玥,郭家真的散了。一語成讖,正是伏筆的運用。又郭文與道生唱南音「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既是二人破冰的契機,亦伏二人最後陰陽永隔。

(2) 角色命名有深意

郭文玥,「文」指郭文,「玥」指珍寶,郭文的珍寶,父親疼愛、珍惜女兒之情躍然紙上,反襯出父女矛盾無從消解的悲哀。另外,Hello 文是閪佬文的諧音,暗示郭文為人難相處,名字裡見出人物真個性,此與隨意改名不可同日而語。

(3) 善用象徵物件

為了突顯文玥女漢子形象,著墨描寫她不穿胸罩。保存陳年藤椅反映郭文念舊重情。合桃酥是妻子生前愛吃,天天買來供奉,可見郭文思念亡妻數十年如一日。另南音、大紅袍象徵郭文愛好和堅守中國傳統文化,道生身上的西服是其買辦思維的標誌。浮雲蔽日的鏡頭,喻郭文逝世,道生為生育小孩的問題困擾。

(4) 對白精警

道生與女友為生育小孩爭辯,道生拋出一句,老年生子,要麼一老一幼都不開心 (彼此都不願死別),要麼一個開心一個更不開心 (兒子不孝,父親痛心),切中曾思考相關問題者的心聲。又郭文「到站就要落車,要落車而不讓其落車,就是自私」,以落車喻死亡,充滿哲理,發人深省。至於道生「新人、先人,禮金、帛金,一字之差」,惹笑得來道出實情,亦反映道生早期對殯儀行業的敷衍了事。對白別出心裁,令觀眾對角色、對電影都留有深刻印象。

(5) 利用矛盾製造張力,推進故事發展

以道生和女友為例,在道生的立場,他是為兒子未來及自己打算,知悉老來得子必生悲劇,在慎重考慮下,不如不生。女友則是著眼自己年紀不輕,身體機能下降,再不生日後可能無法成孕。價值觀矛盾造成二人爭吵,險些分離,化解二人感情危機的契機,正是郭文之死。原來能夠生而為人,欣賞沿途風光,已是福氣,何必要扼殺一個靈魂來世享福的機會?況且,憂慮亦未必真成事,多想有何益處?郭文之死開悟了道生,成全二人再次同步。

電影美中不足的地方是結局略嫌不合情理。譬如說,郭文一直死守傳統,他有沒可能留下遺言,要求兒女為自己破地獄?又兄妹長期價值觀分歧,會否因為一場法事而馬上消解?文玥馬上與志斌一家團聚,既往不咎?不太可能吧!當然道生由不贊成生育轉變為首肯,也需要更多解釋。

對傳統禮節儀式要有理解,但亦顧及在生者感受,酌量改革。作為父親,別把自己想法套向兒子,愛子女要敢於表達,竊以為是電影想給予觀眾的啟發。

2025年3月29日 星期六

及時行樂 (29-03-2025, 新舊歌合集 / 香港女團作品 / STEP by STEPHY 鄧麗欣紅館演唱會 2025 精華重溫)

1. Day 許軼@COLLAR – Wait A Second

2. 乙女新夢 – 戀愛禁止

3. 乙女奇蹟 – 你和奇蹟

4. Cozy Syndrome – 沒遺憾放任

5. Teddy Fan 范梓謙 ft. Billy Choi – 不想放假

6. 雲浩影 – 你在我不遠處

7. Cookies – 心急人上 (STEP by STEPHY 鄧麗欣紅館演唱會2025)

8. 鄧麗欣 – 親朋勿友 (STEP by STEPHY 鄧麗欣紅館演唱會2025)

9. 鄧麗欣 – 黑白照 (STEP by STEPHY 鄧麗欣紅館演唱會2025)

10. As One – Candy Ball

11. Super Girls – 蓓蕾

12. HotCha – 對我有感覺

https://www.patreon.com/posts/ji-shi-xing-le-125434126

2025年3月27日 星期四

略談明代蝗災

元末民變,跟蝗禍有關,見《元史》「蝗,民大饑」、「山東、河東、河南、關中等處蝗飛蔽天,人馬不能行,所落溝塹盡平,民大饑」、「蝗自河北飛渡汴梁,食田禾一空」。蝗蟲肆無忌憚侵蝕農作物,竟釀成嚴重的饑荒。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民間,深知蝗禍之苦,故即位後,每遇蝗災,必減免田租,以舒緩農民的經濟壓力。洪武年間,山西、山東、北平、河南等地皆曾發生蝗災。

至成祖,蝗禍依舊,其主要對治之法為派人捕蝗,見《明史》「捕山東蝗」、「蝗蝻害稼即捕絕之」、「遣使捕北京、河南、山東州縣蝗」。宣宗朝,仍「遣官捕近畿蝗」,但有意見反映「往年捕蝗之使害民不減於蝗」,《捕蝗詩》的出現,可見成祖以來做法存有流弊。

派人捕蝗雖不完善,卻始終沿用 (因無其他更有效之方法)。二祖、仁、宣時,施行仁政,「蝗蝻始生,必遣人捕枌」。祖宗世代相傳,即使世宗、神宗疏於民事,災荒甫至,仍「必賜蠲振,不敢違祖制」。此為明代施政較為可觀的一面。又派人捕蝗以外,不時蠲減、振貸、均糴以緩和災荒造成的不良後果。

《明代蝗災與治蝗研究》統計,明朝先後發生蝗災 967 次,平均每年便要爆發三次蝗災,越到明朝中後期,頻率越高。

崇禎年間,「山東、河南蝗,民大饑」,「兩畿、山東、河南、山、陜旱蝗,人相食」,「兩畿、山東、河南、浙江、湖廣旱蝗,山東寇起」,我們有理由相信,明末民變越趨嚴重,跟蝗災無法遏止,饑荒連年有密切關係。

《明史紀事本末》有「中原群盜」一章,其中明白提到:

是年,兩京、山東、河南、山西、陝西、浙江大旱蝗。至冬大饑,人相食,草木俱盡,道殣相望。河南土寇並起,自真定至河上道路梗塞。

六月,兩京、山東、河南、浙江旱蝗,多饑盜。

據此,更見流寇滋長與旱蝗發生密不可分。

《劍橋中國明代史》以下一段分析值得注意:

……1641 年乾旱和蝗蟲成災……餓死許多人,到處是乞丐,殺害嬰孩,甚至人相食……由於普遍的糧食囤積和投機,食物價格上漲,而流通的白銀量急劇緊縮,情況更加惡化。在 17 世紀 40 年代,儘管水、旱、蟲災很嚴重,但在許多「饑饉」地區,顯然仍可買到大米,問題是價錢太貴,許多人買不起……盜匪活動增加,饑餓的農民在鄉村到處流浪覓食。

扼要言之,蝗災令糧食短缺,現存米糧被囤積,人民負擔不起天價,饑腸轆轆,遂淪為饑民,或加入流寇,或人食人。

這種情況,在新莽末年曾經出現,《漢書》記載「枯旱霜蝗,飢饉薦臻,百姓困乏,流離道路」、「連年久旱,百姓飢窮,故為盜賊」、「四方皆以飢寒窮愁起為盜賊,稍稍群聚」。歷史出奇地重複,教人意外。

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江陵與京口

桓玄 (桓溫之子) 起兵作亂,「自江陵入建康僭大位」。江陵位於今湖北省荊州市,其戰略重要性,見於三國時東吳將領甘寧之言,他說:「荊州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蓋江陵之得失,南北之分合判焉,東西之強弱系焉。此有識者所必爭也。」孫皓亡國,是因為晉杜預取得江陵,由此可知江陵與建康的存亡緊密扣連。

不過,江陵有一致命缺陷,「論者謂襄陽不守,則江陵以北危;夔峽不固,則江陵之西病」。扼要言之,江陵不能獨守,必須同時握有襄陽和瞿塘峽,江陵才得保安全。以三國時的吳國為例,「吳人不能得襄陽,引江陵之兵以攻魏,輒破於襄陽之下」。到了後來,南宋之鄂州不能抵擋蒙古鐵騎,亦因襄陽已然落入蒙古之手。所以,襄陽、江陵兩相比較,襄陽地勢實勝一籌,但兩地皆可讓敵軍戰船順流而下,則一。

桓玄亂兵受到制抑,主要因為劉裕「舉兵京口」勤王。京口是今江蘇省鎮江市的古稱,其重要性,杜佑說得最清楚:「京口因山為壘,緣江為境。建業之有京口,猶洛陽之有孟津。自孫吳以來,東南有事,必以京口為襟要。京口之防或疏,建業之危立至。」南宋事功學派陳亮甚至認為,「昔人謂京口酒可飲,兵可用,而北府之兵,為天下雄。蓋地勢然也。」北府兵並非特別驍勇,而是其軍府所在地北府 (即京口) 地勢險要使然。

桓玄卒之兵敗,劉裕則憑北府兵屢立戰功,終於代東晉自立,創建南朝第一個王朝 – 劉宋政權。

進入南朝,江陵、京口仍發揮巨大影響力,「侯景肆兇,建康傾陷,蕭繹為謀不遠,茍安江陵」,何以梁元帝要用江陵作基地對付侯景?除了建康殘破,更要緊是江陵足以控制建康存亡。他萬萬想不到,蕭詧會據襄陽歸降西魏,結果「梁元帝都江陵而眆襄陽,襄陽挾魏兵以來,而江陵之亡忽焉」。至陳朝,襄陽仍為北周所有,故隋能輕易滅陳,而陳全無招架之力。

至於京口,「韓擒虎渡採石,賀若弼渡京口,而陳以亡」,「隋之亡陳,京口實為兵鋒也……隋開皇九年,賀若弼自廣陵濟江,拔京口」,據此可知隋文帝能夠一統天下,是因為取得京口的控制權。

錢穆說:

我們若不明白各時代的地理情況,便不易明白到各時代的歷史事實。(《中國歷史研究法》)

以東晉南朝為例,若不了解武昌、襄陽、石頭城、壽春、江陵、京口在地理上的優缺點,東晉內亂、淝水之戰、隋朝統一等,實在很難說個明白。

近人陳寅恪<述東晉王導之功業>、傅樂成<荊州與六朝政局>專從歷史地理的角度,指出:荊州 (包括江陵、襄陽、武昌) 位處長江中游,對於下游揚州佔有地形優勢,其因此成為攻略或防守江東的前哨。他們的看法基本上已成為治魏晉南北朝史者的常識。

[註] 文中所引未有標明出處者,皆來自清人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